在2024年的国内AI产业,一场由用户增长驱动的竞争逻辑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切的转变,源于一家大模型企业Kimi的爆火,它不仅为全行业找到了爆款焦虑的答案,更将竞争的焦点拉回到了移动互联网的经典逻辑——用户和流量的比拼上。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营销游戏背后,却隐藏着对AI产品未来发展的深刻疑问。

烧钱换增长:短期繁荣?

从3月开始,国内AI应用访问量前十名的产品中,有九家实现了访问量40%以上的增速,这看似是一场成功的营销游戏,但当时间的维度拉长,重新审视这一策略时,却会发现诸多不确定性。在AI产品领域,网络效应有限,变现模式以订阅为主,这意味着大规模烧钱圈用户在尚未打通付费逻辑的情况下,其实际效果值得深思。

Kimi案例:竞争逻辑的转变

Kimi的走红,为行业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增长路径——投流。自2月开始,Kimi访问量突然暴涨,3月流量直接上升至1261万,增长超过321.58%。这一案例让行业意识到,在没有清晰的本土化路径下,如何快速吸引用户成为关键问题。Kimi的成功,吸引了包括百度文言一心、阿里通义千问在内的众多AI产品加入买量大军,将竞争焦点转向了流量比拼。

胜利天平向大厂倾斜

在流量为王的新逻辑下,胜利的天平开始向大厂倾斜。大厂们凭借天然的用户池和充裕的资金优势,在这场用户争夺战中占据上风。以抖音豆包的崛起为例,其在大规模投放后,仅用6天时间就从免费榜第112名飙升至前10名,展现出大厂在流量竞争中的强大实力。此外,抖音封杀了所有大模型广告,只留下了豆包一家,进一步巩固了大厂的市场地位。

付费率:AI产品的北极星指标

然而,AI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效率提升,其商业模式更接近于生产力工具,而非移动互联网的广告模式。因此,付费率、复购率等反映付费转化的指标,比用户规模更能体现AI产品的价值。在没有跑通付费逻辑的情况下,单纯追求用户规模的意义有限。AI产品竞争的未来,或将回归到其核心价值——为用户创造实际效益,而非简单的流量争夺。

结论

Kimi的案例虽然为国内AI产业带来了一时的繁荣,但长期来看,烧钱换增长的策略面临着诸多挑战。AI产品的成功应更关注付费转化和用户价值的提升。在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和变现路径下,单纯追求用户规模或将导致行业陷入恶性竞争,最终使AI产品的价值被低估。国内AI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各企业回归产品本质,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非简单复制移动互联网的竞争逻辑。


>>> Read more <<<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