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近日,一位前Google科学家凭借其创新技术,成功将嗅觉数字化,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这项技术不仅能让我们发送“花香短信”,还能使用“数字防蚊液”,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科技色彩。
作者陈蔚铭在《创新拿鐵》一文中指出,这位前Google科学家Alex Wiltschko利用机器学习技术,帮助电脑根据分子结构预测不同分子的气味。他于2022年获得Lux Capital和Google Ventures 6000万美元的支持,独立创办了“Osmo”,致力于“气味数字化”。
嗅觉数字化的难点在于缺乏气味“地图”。传统上,人们通过听觉和视觉感知世界,因为这两种感官都有类似地圖的数据库。然而,嗅觉的复杂性使得要分析气味并绘制出气味地图变得极为困难。幸运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Osmo成功突破了这一难题。
Osmo的秘密武器是“气味规则图”。通过与香水公司合作,Osmo利用他们积累的5000个气味分子资料集进行机器学习训练。这些资料集记录了每种气味分子的结构、原子之间的连接方式以及对应的气味形容词。经过Osmo的机器学习算法处理后,分子结构与气味之间的对应关系就建立起来,并据此绘制出“气味规则图”。
有了这张规则图,人们再也不需要研究鼻子里的数百种气味接收器,也不需要了解气味一路到大脑产生认知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只需通过形状就能知道味道。Osmo的这项技术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与人类小组成员的共识一致率达到53%。
Wiltschko计划将这项技术应用于三个方向发展:香水、蚊子和疾病诊断。通过与法国调香大师等香氛专家合作,Osmo希望能开发出新型香味分子,解决香水产业迫切的转型问题。此外,Osmo的POM也适用于蚊子和其他昆虫,有望开发出更便宜、更有效且更安全的驱虫剂,改善全球卫生与健康条件。
长远来看,Wiltschko希望Osmo的技术能应用于预防医学。研究表明,嗅覺有很大的潜力用于早期发现疾病。如果Osmo能分析出疾病通过人体产生的气味分子,医生就能在初期通过非侵入式检测方式发现各种疾病,从而实现医疗技术的重大突破。
Wiltschko认为,人们花费了100年将视觉数字化,但嗅觉数字化不需要这么久。他估计,随着计算性能的发展,电脑在一两年内就能拥有“嗅觉”,最终将香味“拆解”并在远方“重组”,或许只需我们手中的手机就能实现。
在这个中秋佳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项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惊喜。订阅《王文華談創新》音檔,了解更多创新案例,改善工作与生活。
(完)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