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pappernews papper

2024年9月8日,中华网报道—— 日前,我国监测网首次开展了预警小行星接力追踪观测,成功预警了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这是人类第9次成功预警小行星撞击地球,标志着我国在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成功预警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消息,北京时间2024年9月5日零时39分,一颗直径约1.2米的小行星以20千米/秒左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菲律宾东北侧约25公里高度处解体爆炸。此次事件的成功预警,得益于我国监测网的接力追踪观测。

小行星发现与预警过程

据了解,这颗小行星于北京时间2024年9月4日由卡特琳娜巡天计划(CSS)的1.5米望远镜率先发现。随后,该目标以临时名称CAQTDL2提交至国际小行星中心近地小行星待确认页,并测算其撞击地球的概率超过30%。

紧接着,美国、智利、澳大利亚的多个天文台进行了后随观测,同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也使用海外站点的望远镜对其进行了跟踪观测。当日20:00,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具备观测条件,近地天体望远镜立即启动跟踪观测,密切监测该小行星的运动轨迹。当晚21:55,国际小行星中心给这颗小行星编号2024RW1,并预测这颗小行星将于北京时间2024年9月5日00:39撞击菲律宾北部。

我国监测网贡献共享数据

此次预警事件的成功,离不开我国监测网的贡献共享数据。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口径1.04米的近地天体望远镜是我国贡献共享数据的主干设备,一直在持续开展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工作,现已发现41颗近地小行星。

我国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能力提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长期致力于近地小行星的监测预警方法研究和业务化运行能力提升,并积极论证下一代近地天体监测预警网建设。开展威胁预警、进入过程监测以及陨落物分析等全链研究,从而系统性提高我国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能力。

此次预警小行星事件的成功,不仅展示了我国在近地小行星监测预警领域的实力,也为人类防范小行星撞击地球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我国将继续加强相关研究,为维护地球家园的安全贡献力量。


>>> Read more <<<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