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枫泾古镇一角_20240824上海枫泾古镇一角_20240824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新突破:孙立成院士团队创造稳定运行新纪录

西湖大学孙立成院士团队开发新工艺,创造了电解水制氢稳定运行的新纪录,其研发的催化剂在1000mA cm-2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超过19100小时,未见明显衰减。

该团队首次通过“一步法”合成新型催化电极材料CAPist-L1,并将其应用于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 该催化剂具有以下特点:

  • 高度稳定性: 在1000mA cm-2电流密度下稳定运行超过19100小时,未见明显衰减。
  • 高活性: 在25cm2的实际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装置中,CAPist-L1作为阳极,可在1.80V条件下,得到2730mA cm-2的电流密度(60℃),超过美国能源部的制氢指标(1.80V,2000mA cm-2)。
  • 简易制备: 采用非均匀形核液相体系,通过“一步法”合成,无需施加电能或热能,也不需要添加贵金属,符合绿色、低成本、可持续的制备理念。
  • 易于放大化生产: 催化剂分布均匀,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该研究颠覆了传统催化剂制备方法,开创了更合理、更具实际意义的催化剂制备体系。

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催化》杂志上, 为电解水制氢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背景介绍:

  • 电解水制氢是未来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但目前电解水制氢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缺乏高活性、高稳定性的催化电极和膜材料。
  • 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AEM-WE) 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氢气纯度等优点,但其制约因素是OER催化剂在安培级工业电流密度下难以维持高活性和高稳定性。

该研究的意义:

  • 为解决AEM-WE制氢效率瓶颈提供了有效途径。
  • 为推动绿氢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为未来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未来展望:

  • 该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制备电催化及其他领域催化剂。
  • 随着绿电价格的降低,电解水制绿氢将具备取代化石能源制氢的条件,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相关信息:

  • 论文题目:《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晶种辅助阴离子交换膜水电解的镍铁阳极催化剂形成》(Seed-assisted formation of NiFe anode catalysts for anion exchange membrane water electrolysis at industrial-scale current density)
  • 发表期刊:《自然·催化》
  • 作者:李志恒、林高鑫(共同第一作者)、孙立成(通讯作者)

图片说明:

  • 图1:孙立成院士
  • 图2:新型催化剂CAPist-L1,材料呈现多孔的透气结构
  • 图3:相关论文
  • 图4: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示意图

关键词: 电解水制氢,催化剂,稳定性,阴离子交换膜,绿氢,能源转型,孙立成,西湖大学


read more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