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涉及的版权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将深入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模型训练与内容输出阶段的三大版权问题,探讨相关争议焦点及解决思路。
一、模型训练阶段:版权责任豁免问题的思考
-
探讨前提:模型训练过程涉及的作品利用行为是否受到版权法规制,目前尚无共识。作品获取、存储和学习三个阶段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需进一步明确。
-
竞争环境: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模型训练阶段的版权责任规定存在差异,可能导致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公平。
-
现行立法:我国《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规定难以涵盖大模型训练问题,但司法实践中存在适用可能性。
-
未来方向:需平衡版权保护、激励创作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多重价值目标,考虑是否及如何设计具有实操性的版权人“退出、保护机制”。
二、内容输出阶段:生成物可版权性问题的分析
-
争议聚焦:AI辅助创作与AI自动生成内容的版权属性判定存在误区,核心争议在于事实认定层面。
-
案例实践:北京互联网法院首例“AI文生图”案判定,涉案图片构成受版权法保护的作品,体现了使用者的独创性贡献。
【结论】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版权问题涉及多个层面,需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结合国内外立法规则和司法实践,探讨解决思路。在模型训练阶段,应关注版权责任豁免问题,平衡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在内容输出阶段,则需明确生成物的可版权性,保护创作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国应加强相关立法,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指引。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