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具身智能在重新定义人、AI与城市空间的关系”这一主题时,专家们围绕“未来人机关系的发展”、“机器人在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AI大模型对机器人功能提升的影响”以及“机器人对不同人群的价值与可能被忽视的领域”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以下是对讨论内容的总结与分析:
未来人机关系的发展
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的人机关系将更加紧密和协同,人工智能将在城市规划、家庭生活、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联合国人居署中国项目主任张振山指出,数字技术将为城市和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机器人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及社会服务中,如儿童友好、老年友好和残障人士友好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这表明未来的人机关系将不仅仅是工具与服务的关系,而是更加融合、智能且以人类为中心的关系。
机器人在城市规划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徐迎庆教授从机器人开发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了AI大模型对于机器人功能提升的重要性。他指出,AI大模型的出现为机器人提供了更强大的学习和理解能力,有助于实现多模态融合,提高机器人在感知、交互、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在城市规划和社会发展中,机器人可以提供更智能、高效的服务,如优化城市交通、提供个性化社区服务等,以提升城市生活质量。
AI大模型对机器人功能提升的影响
徐迎庆教授进一步阐述了AI大模型对机器人功能提升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他指出,虽然AI大模型能够为机器人提供丰富的知识和学习能力,但同时也存在误导的风险。在应用AI大模型时,需要谨慎评估其推理结果的准确性和适用性,确保机器人提供的服务更加人性化、可靠和安全。这要求在机器人开发和应用中,不仅要关注技术进步,还要重视伦理、隐私和安全问题,确保技术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
机器人对不同人群的价值与可能被忽视的领域
邵磊教授强调了机器人对残障人士的价值,指出无障碍技术与服务对于改善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他提到,尽管无障碍设施和技术对于残障人士来说是必要的依托,但更深层次的是要关注如何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包容性设计,创造一个真正无障碍的社会环境,使所有人都能平等、自由地参与社会生活。此外,讨论中还提到可能被忽视的领域,如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儿童的教育支持等,强调了在设计和实施机器人服务时应考虑的广泛社会需求。
总结
本次讨论不仅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城市空间中的应用前景,还强调了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应更加关注人本主义价值、伦理考量和社会包容性。专家们一致认为,未来的人机关系应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通过科技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