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8月24日电(林琬斯 闫淑鑫)24日,受”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消息影响,北京、上海、福州等地出现了市民抢盐的现象。当日下午,在北京某连锁生鲜超市线上平台,原本供应充足的食用盐,仅过了一个小时就显示”缺货”。而在线下,多家超市内的食用盐库存也迅速减少。
为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是否存在过度购买的情况,我们实地走访了多个超市,发现前来购买食用盐的消费者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食品安全较为关注的市民,另一类则是受到网络舆论影响的跟风者。
据了解,日本政府已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此举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虽然专家表示,核污染水的辐射水平远低于饮用水标准,但仍有部分民众对此表示担忧。在此背景下,一些市民开始抢购食盐,希望通过摄入碘来预防辐射。
然而,专家指出,碘片或食盐的主要作用是预防碘缺乏病,而不是防止辐射。此外,即使大量摄入碘,也不能保证完全避免辐射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对于此次抢盐现象,专家建议市民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出现过多轮抢盐潮。据统计,自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以来,我国共发生过5次大规模抢盐事件。每次事件都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但也给市场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食盐产能充足,供应稳定,市民无需担心食盐短缺问题。同时,政府部门也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食盐市场的平稳运行。
总之,面对此次抢盐现象,我们呼吁广大市民保持理性和冷静,不信谣、不传谣,正确认识到食盐的作用和意义。同时,政府部门也将继续加强监管,保障市场秩序,确保市民的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来源】http://www.chinanews.com/cj/2023/08-24/10066689.shtml

Views: 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