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9日电 (记者 张子怡) 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给出了它的答案:以“中式生活美学”为载体,连接历史与当下,沟通中国与世界。
恭王府,这座始建于清乾隆中后期的王府建筑群,是北京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王府之一。它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美范式的集中体现。亭台楼榭,雕梁画栋,假山蝠池,曲径通幽,无不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近日,恭王府博物馆馆长冯乃恩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深入解读了恭王府博物馆如何通过挖掘和创新“中式生活美学”,向海外观众传递中华文化的精髓。
“中式生活美学”:连接古今的文化密码
冯乃恩认为,“中式生活美学”并非简单的复古,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将中国古典美学与现代生活相融合,满足人们从“好”生活到“美”生活的追求。
“历史的主体是人,人的核心是生活。”冯乃恩强调,无论是博物馆里陈列的文物,还是流传至今的艺术、技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体现,也是连接古今的文化密码。
恭王府博物馆正是以王府生活为切入点,通过建筑园林、生活起居等日常生活的点滴,展现当时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多元化呈现:让世界感知“中式生活美学”
为了更好地向海外阐释“中式生活美学”,恭王府博物馆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 打造“恭王府·安善堂”传统生活美学馆: 美学馆以“四季万福”为主题,巧妙融合春、夏、秋、冬四季与二十四节气生活场景,让传统文化更可知、可感,满足人们关于思、闲、雅、乐、逸的体验。
- 举办“中国范式——生活·艺术·时代”展览: 该展览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合作,以当代审美角度重新演绎和阐释传统生活美学,深入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创新。
- 海外巡展“安善萃锦—四时书房”: 展览聚焦中国传统书房,将中国特有的节庆文化等非遗内涵与物质载体相结合,营造出生动鲜活的书房意境情景展示空间,让海外观众置身其中,感受极具东方人文特色的文化体验。
- 举办“恭王府服饰秀”和“精雅风华·恭王府与中国时尚文化(1780-2024)”展览: 通过时尚这一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切入点,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文创产品:让美学融入生活
对于近年来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火爆出圈现象,冯乃恩认为,文创产品要生活化,要在生活中真正用起来,形式美和用途美一定要结合起来。恭王府博物馆将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与展览展示、学术研究相结合开发文创产品,让美学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
恭王府博物馆的实践表明,通过深入挖掘和创新“中式生活美学”,博物馆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搭建起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爱上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 中新网. (2025年3月29日). 东西问丨冯乃恩:恭王府博物馆如何向海外阐释“中式生活美学”?. Retrieved from [请在此处插入原文链接]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