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之际,一趟趟满载着银发族的旅游专列正成为中国旅游市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四川成都出发的“熊猫专列·什邡号”到纵贯南北的新疆环线游,银发旅游专列不仅满足了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更激活了“春日经济”的新活力。
银发旅游专列:政策春风下的市场新宠
3月28日,Y471次“熊猫专列·什邡号”从四川成都安靖站缓缓驶出,载着460余名游客,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比高达68%,开启了为期8天的云南深度游。这仅仅是银发旅游专列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1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铁集团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为银发旅游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要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紧随其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也明确要求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多元线路,定制服务:满足银发族多样化需求
面对老年人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铁路部门积极调整策略,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旅游需求。从辽宁大连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Y461次列车,到“乐游长三角”银发旅游列车C3003次,再到环游南北疆的Y950次列车,各地铁路部门纷纷推出各具特色的银发旅游专列。
新疆铁路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旅游事业部副经理王蓓蓓介绍说:“我们在产品设计中突出‘慢旅行’的理念,行程点位设计上更宽松,游客在车上休息,车下欢畅游览;另一方面增加旅拍、下午茶、庆生等互动参与性强的特色活动,让旅行节奏慢下来。”
国铁成都局更是融合“火车+游轮”等多种交通方式,带领游客漂洋过海前往韩国,且载客率高达100%。
“小切口,大效应”:银发旅游专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银发旅游专列的开行,不仅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沿线地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云南临沧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杨萍表示,银发旅游专列的开行促进了文旅发展,给地方带来了更多就业和创收的机会。“现在很多当地的村民在景区从事安保、解说员和民俗演员这样的工作,周边村寨农户经营的特色美食、销售的农产品销路也不错。”
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孔德军认为,发展银发旅游列车对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是“小切口、大效应”。旅游列车产品将沿线地区“吃住行游购娱”资源进行有效联接和整合,有利于丰富旅游服务供给,吸引和方便老年群体出游,有效拉动旅游列车沿线各地消费增长。
未来展望:银发旅游市场潜力无限
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统计显示,2024年,铁路部门共组织开行旅游列车1860列,是历年来开行数量最多的一年,比2019年增长近50%,开行方向主要集中在新疆、云南、黑龙江等热门旅游线路,运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中国旅行社协会铁道旅游分会秘书长曾辉表示,“大数据分析发现,老年游客占比接近80%,是铁路旅游列车市场的主要客群。”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底,中国出游率较高、旅游消费较多的低龄健康老年人将超过1亿人,银发旅游收入有望突破万亿元。
国铁集团客运部副主任朱文忠表示,铁路部门将在银发游客群体较为集中的线路上增加运力投放,加大旅游列车开行力度,对于非能力紧张方向开行旅游列车实施敞开受理,对于能力紧张枢纽和车站,通过技术补强和优化运输组织,扩大旅游列车接发能力。到2027年,我国计划完成设计100条以上铁路银发旅游精品路线,打造160组银发旅游列车适老型专用车组,银发旅游列车开行规模达到2500列以上。
结论:
银发旅游专列的兴起,不仅是旅游市场的一次创新,更是对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回应。在政策的扶持下,银发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春日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 《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 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数据
-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报告
(记者:[你的名字])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