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城市道路的日常维护,关乎着每一位市民的出行安全与效率。近日,上海隧道股份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市运营”)携手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位置”),将时空智能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出道路智能巡检机器人,为城市道路运维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每天,这些搭载着“北斗+AI”双重科技的巡检机器人,穿梭于上海市区,行程可达50公里。它们如同拥有“火眼金睛”,能够精准识别道路上的坑槽、裂缝等病害,以及隔离带损坏等异常情况,实现对城市道路的全面“体检”。
告别传统:效率提升一倍,安全隐患骤降
传统的道路巡检方式依赖人工,需要派出多辆工程车和专业养护人员,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城市运营巡检项目负责人表示:“过去,我们需要三四辆工程车,由专业人员实地检查、拍照记录,效率低且风险高。现在,只需要一辆车和一个人,巡检效率提升了近一倍。”
智能巡检机器人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更在问题处理速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机器人发现问题后,会自动上报至城市运营自主研发的“智城云巡”平台。专业技术工程师快速校核后,道路病害通常能在3-12小时内得到修复,大大提升了道路行车的安全性。
“千寻驰观+智城云巡”:打造智慧巡检闭环
此次道路巡检机器人的成功应用,得益于“千寻驰观+智城云巡”巡检解决方案的强大支撑。目前,该方案已在上海、成都、珠海、浙江嘉善等省市展开应用,为各地城市道路运维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
-
千寻驰观:北斗+AI的“慧眼”
千寻驰观是千寻位置自主研发的“北斗+AI”道路智能巡检系统。它依托北斗时空智能、地理信息采集、AI大模型、边缘计算等技术,能够对道路表面病害及沿线设施进行边缘侧智能识别,自动输出识别目标的高精度位置及道路表面病害的精确面积,并实时上报结构化结果。
千寻驰观的车顶装有高精度卫星定位天线和高清摄像头,能够在北斗时空智能的赋能下,对道路病害形成精准的位置和唯一的身份信息。这得益于千寻位置建设并运营的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实时厘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确保巡检机器人能够准确掌握自身位置,并精确计算道路病害的位置和尺寸。
据介绍,千寻驰观对道路病害的定位精度达到车道级,巡检速度可达80公里/时,且不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
千寻位置技术专家表示:“北斗时空智能解决对目标的高精度授时和定位,AI实现目标对象的采集分析。‘时空智能+AI’的结合,使巡检机器人具备了强大的识别能力。”
目前,千寻驰观已具备40多种类别道路病害和道路设施AI检测能力,覆盖道路、绿化、环卫、排水四大专业,准确率和召回率均优于90%。
-
智城云巡:数据驱动的“智慧大脑”
“智城云巡”是城市运营自主研发的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巡检平台。它构建了“大屏+中屏+小屏”多端协同体系,集成了病害智能研判算法,实现了对病害线索的自动化清洗、分类、技术定级、风险定级、历史比对去重和过滤,最终精准过滤出亟需和必须维修的有效病害信息。
该平台能够将病害去重过滤比例达到90%以上,极大地减轻了养护人员的工作量,并实现了4小时以内完成病害发现和病害派单处置。
此外,“智城云巡”还能依托专业检测量化数据,生成科学的中长期养护决策,根据“路面性能退化模型”推算未来会出现快速退化的路段,统筹纳入到接下来的路面大中修计划中,推动运维养护模式从“被动修补”向“主动预防”转型。
据了解,病害智能研判算法基于城市运营所运维的3200公里设施样本数据集,以及千万级病害历史数据训练形成,同时适配了公路、城市道路多套行业和地方标准,真正实现了“一网统管、一屏决策”。
时空智能+AI:城市运维的未来
此次上海道路巡检机器人的成功上线,不仅是城市运营与千寻位置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更是时空智能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运维领域的一次成功实践。
千寻位置作为全球领先的时空智能科技公司,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的时空智能服务。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驾驶、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智慧城市等领域。
城市运营则深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运维行业超半个世纪,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此次合作,城市运营将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巡检服务水平,助力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时空智能与人工智能将在城市运维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的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 机器之心. (2024). 时空智能+AI赋能,上海道路巡检智能机器人上线. Retrieved from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4-03-28-15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