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日,安徽昊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帆生物”)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被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终止。这家以多肽合成试剂及相关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年营收高达11亿元,看似风光无限,但其招股说明书披露的巨额学术推广费用,却引发了市场的高度关注和质疑。三年半时间,超过6亿元的学术推广费,如同悬在企业头顶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最终导致其IPO之路戛然而止。昊帆生物的案例,再次敲响了医药企业营销模式合规性的警钟,也引发了我们对医药行业“带金销售”现象的深刻反思。
昊帆生物IPO之路的终结:
昊帆生物的IPO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3年6月,上交所就曾对昊帆生物的招股说明书提出问询,重点关注其销售模式、学术推广费用的合理性以及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问题。尽管昊帆生物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复,但未能彻底消除监管层的疑虑。2024年5月,昊帆生物主动撤回了IPO申请,上交所随即终止了对其的审核。
昊帆生物的IPO失败,并非个案。近年来,随着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医药企业的IPO审核也日趋严格。高额的销售费用、不规范的营销行为,都可能成为企业上市的绊脚石。昊帆生物的案例,无疑给其他拟上市的医药企业敲响了警钟,合规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年营收11亿背后的隐忧:高额学术推广费
昊帆生物的主要产品为多肽合成试剂及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科研等领域。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昊帆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5亿元、6.8亿元、9.8亿元和5.5亿元,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23年,其营收更是突破11亿元大关。然而,与营收增长相伴的,是高额的学术推广费用。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昊帆生物的学术推广费用分别为0.8亿元、1.4亿元、2.4亿元和1.5亿元,合计超过6亿元。学术推广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也居高不下,分别为17.8%、20.6%、24.5%和27.3%。这意味着,昊帆生物每实现100元的销售收入,就要花费近30元用于学术推广。
如此高额的学术推广费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学术推广的目的是为了向医生、科研人员等专业人士介绍产品知识,提高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却将学术推广异化为变相的商业贿赂,通过支付高额的讲课费、咨询费、差旅费等方式,诱导医生使用其产品。
学术推广费用的合理性:合规与灰色地带
学术推广费用本身并非非法,关键在于其是否合理、合规。合规的学术推广活动,有助于医生了解最新的医药知识,提高诊疗水平,最终惠及患者。然而,在现实中,学术推广往往与“带金销售”联系在一起,成为医药企业获取市场份额的手段。
“带金销售”是指医药企业通过给予医生、医院等利益,以换取其优先使用或采购其产品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为了遏制“带金销售”现象,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强对医药行业的监管,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
昊帆生物的学术推广费用是否合理、合规,是其IPO审核的关键。上交所曾要求昊帆生物详细披露学术推广活动的具体内容、参与人员、费用构成等信息,并说明其学术推广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然而,昊帆生物的回复未能完全消除监管层的疑虑,最终导致其IPO失败。
“带金销售”的危害与反思:
“带金销售”是医药行业长期存在的顽疾,其危害不容忽视。
- 扭曲市场竞争: “带金销售”使得产品质量、疗效等因素不再是决定市场份额的关键,而是取决于企业给予医生、医院的利益大小。这导致劣质产品也能通过“带金销售”获得市场,而优质产品却可能因为缺乏资金而难以推广。
- 损害患者利益: 医生在“带金销售”的诱导下,可能会过度使用或不合理使用某些药品,增加患者的医疗负担,甚至损害患者的健康。
- 滋生腐败: “带金销售”容易滋生腐败,导致医生、医院管理人员等利用职权索取或收受贿赂,严重破坏了医疗行业的形象。
- 阻碍创新: 企业将大量资金用于“带金销售”,势必会减少对研发的投入,阻碍医药行业的创新发展。
昊帆生物的案例,再次引发了我们对“带金销售”现象的深刻反思。如何遏制“带金销售”,规范医药企业的营销行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规范医药企业营销行为的对策:
遏制“带金销售”,规范医药企业的营销行为,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 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医药企业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商业贿赂行为。要建立完善的举报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同时,要加强对学术推广活动的监管,规范学术推广行为,防止其异化为变相的商业贿赂。
-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界定商业贿赂的范围,加大对商业贿赂行为的惩罚力度。要建立健全医药行业的诚信体系,对失信企业实行联合惩戒。
- 提高医生职业道德: 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生的职业素养,增强医生抵制商业贿赂的自觉性。要建立完善的医生考核评价体系,将医生的职业道德纳入考核评价范围。
- 推动医药分开: 逐步推行医药分开,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链条。要建立完善的药品采购机制,实行药品集中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减少“带金销售”的空间。
- 加强行业自律: 医药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引导企业合规经营。要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进行曝光,促使其改正。
-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带金销售”危害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监督。要建立完善的患者投诉渠道,方便患者举报违规行为。
昊帆生物的未来:转型与合规
昊帆生物IPO失败后,面临着转型与合规的双重挑战。
- 调整营销策略: 昊帆生物应调整其营销策略,减少对学术推广的依赖,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要探索新的营销模式,如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产品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 加强内部控制: 昊帆生物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学术推广费用的使用。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防止商业贿赂行为的发生。
- 积极配合监管: 昊帆生物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的调查,如实披露相关信息,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督。要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经营行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 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昊帆生物应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业务领域。要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结论:
昊帆生物IPO折戟,是医药行业“带金销售”乱象的一个缩影。高额的学术推广费用,最终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昊帆生物的案例,再次警示我们,合规经营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摒弃“带金销售”的陋习,规范营销行为,才能赢得市场和社会的尊重。
遏制“带金销售”,规范医药企业的营销行为,需要政府、企业、医生、患者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医生职业道德,推动医药分开,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公众意识,才能彻底铲除“带金销售”的土壤,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医药市场环境。
昊帆生物的未来,取决于其能否痛定思痛,彻底转型,走上合规经营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的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