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stomize Consent Preferences

We use cookies to help you navigate efficiently and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s. You will fi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all cookies under each consent category below.

The cookies that are categorized as "Necessary" are stored on your browser as they are essential for enabling the basic functionalities of the site. ... 

Always Active

Necessary cookies are required to enable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is site, such as providing secure log-in or adjusting your consent preferences. These cookies do not store any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data.

No cookies to display.

Functional cookies help perform certain functionalities like sharing the content of the website on social media platforms, collecting feedback, and other third-party feature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nalytical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how visitors interact with the website. These cookies help provide information on metrics such as the number of visitors, bounce rate, traffic source, etc.

No cookies to display.

Performance cookie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and analyze the key performance indexes of the website which helps in delivering a better user experience for the visitors.

No cookies to display.

Advertisement cookies are used to provide visitors with customiz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the pages you visited previously and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d campaigns.

No cookies to display.

新闻报道新闻报道
0

引言:

“您好,这里是XX快递,您有一个包裹……”

“恭喜您,获得XX公司周年庆大奖……”

“我们是XX大使馆,您有一份重要文件……”

这些熟悉的开场白,如今已成为许多人不堪其扰的“噩梦”。境外骚扰电话,以其隐蔽性强、追踪难度大等特点,正日益成为电信诈骗和个人信息泄露的温床。这些电话通常以“00”或“+”开头,伪装成各种身份,从冒充快递、虚假中奖,到“使馆通知”、“跨境包裹”,花样百出,防不胜防。

然而,面对这股来势汹汹的“骚扰潮”,我们并非束手无策。近日,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10秒钟教你杜绝此类号码”的教程,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引发广泛关注。这则教程分别针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广电四大运营商,提供了简单易行的境外来电拦截方法。

这“10秒屏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原理?它能否彻底解决境外骚扰电话问题?又折射出哪些更深层次的监管挑战?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探讨境外骚扰电话的“攻防之道”,并展望未来可能的解决方案。

境外骚扰电话的“攻”:技术手段与诈骗模式

要理解如何防御,首先需要了解境外骚扰电话的“攻击”方式。这些电话之所以能够屡屡得手,并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策划和技术支持的。

  1. 改号软件与虚拟运营商:

境外骚扰电话最常用的手段之一是使用改号软件。这些软件可以随意更改来电显示号码,使其看起来像是国内号码,甚至伪装成政府机关或银行的客服电话,从而降低受害者的警惕性。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会利用虚拟运营商的漏洞。虚拟运营商是指没有自己的通信基础设施,而是租用传统运营商的网络资源开展业务的公司。由于监管相对宽松,一些虚拟运营商成为境外骚扰电话的“帮凶”,为其提供号码资源和技术支持。

  1. 信息泄露与精准诈骗:

骚扰电话之所以能够精准“命中”目标,往往与个人信息的泄露有关。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地址、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这些信息被用于精准诈骗,例如冒充快递员,告知受害者包裹丢失,需要赔偿;或者冒充银行客服,告知受害者银行卡存在风险,需要升级。

  1. 跨境合作与追踪难题:

境外骚扰电话的源头往往位于境外,这给追踪和打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由于跨境合作涉及复杂的法律和程序问题,执法部门很难及时有效地查处这些不法分子。即使能够查到源头,也很难将其绳之以法。

  1. 心理战术与诱导:

除了技术手段,境外骚扰电话还擅长运用心理战术。他们会利用人们的恐惧、贪婪或好奇心,诱导受害者上当受骗。例如,冒充公检法机关,声称受害者涉嫌犯罪,需要配合调查;或者冒充投资专家,声称有内幕消息,可以帮助受害者快速致富。

“10秒屏蔽”的“防”:技术原理与局限性

面对境外骚扰电话的“攻势”,四大运营商推出的“10秒屏蔽”功能,无疑是一项积极的应对措施。那么,这项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它又存在哪些局限性呢?

  1. 技术原理:

“10秒屏蔽”的核心原理是基于运营商的网络拦截技术。运营商可以通过分析来电号码的特征,例如国际区号、呼叫频率、呼叫时长等,判断其是否为骚扰电话。一旦识别为骚扰电话,运营商可以将其直接拦截,或者进行风险提示。

具体来说,运营商通常会建立一个“黑名单”数据库,其中包含已知的骚扰电话号码。当用户接到来自黑名单号码的来电时,运营商会自动将其拦截。此外,运营商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技术,分析来电行为模式,识别潜在的骚扰电话。

  1. 操作方法:

根据公安部刑侦局微信公众号的教程,四大运营商的“10秒屏蔽”操作方法如下:

  • 中国移动: 进入“中国移动高频骚扰电话防护”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选择“电话防护”—“骚扰拦截设置”,找到“国际及港澳台号段拦截”开关,点击打开。
  • 中国联通: 用微信搜索“联通助理”公众号,点击进入服务,选择底部的“安全管家”进行登录,开通安全管家后,点击“电话提醒拦截”,再点击“国际电话拦截”即可开通。
  • 中国电信: 通过手机短信向中国电信自助服务热线发送信息,编辑开通防骚扰五个字的首字母 【KTFSR】发送至10001号。
  • 中国广电: 打开【中国广电营业厅】APP或者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国广电营业厅】登陆账号,点击【业务大厅】,点击【服务】,选择【国际来话】,开启【国际来话拦截】。
  1. 局限性:

虽然“10秒屏蔽”功能可以有效拦截一部分境外骚扰电话,但它并非万能的,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 误判风险: 拦截技术可能会出现误判,将正常的国际来电也拦截掉。例如,用户可能需要接听来自国外亲友或业务伙伴的电话,如果被误判为骚扰电话,将会造成不便。
  • 技术升级: 骚扰电话的制造者也在不断升级技术,例如使用新的改号软件、更换新的号码资源等。运营商需要不断更新黑名单数据库和拦截算法,才能跟上骚扰电话的变化。
  • 用户体验: “10秒屏蔽”功能需要用户手动开通,对于一些不熟悉手机操作的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存在困难。此外,用户需要关注运营商的公众号或APP,才能及时了解最新的拦截信息,这也会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 监管难题: 境外骚扰电话的源头位于境外,这给监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即使运营商能够拦截骚扰电话,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更深层次的挑战:监管、技术与合作

境外骚扰电话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监管、技术和国际合作等多个层面。

  1. 加强监管:

加强对虚拟运营商的监管,规范其号码资源管理,防止其成为境外骚扰电话的“帮凶”。同时,加大对改号软件的打击力度,切断其技术支持。此外,还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防止信息泄露,从源头上减少骚扰电话的发生。

  1. 技术创新:

运营商应不断创新技术,提高拦截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识别骚扰电话的呼叫模式和行为特征,从而更准确地进行拦截。同时,可以开发更加智能化的拦截工具,例如基于人工智能的骚扰电话识别系统,可以自动学习和适应骚扰电话的变化。

  1. 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与境外执法部门合作,共同打击境外骚扰电话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可以建立跨境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骚扰电话的最新情况,共同制定打击策略。同时,可以加强与国际电信组织的合作,共同规范国际电话号码的使用,防止其被用于非法用途。

  1. 用户教育:

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防范意识。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例如短信、微信、电视等,向用户普及防诈骗知识,提醒用户不要轻信陌生来电,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要轻易转账汇款。同时,可以鼓励用户积极举报骚扰电话,为打击骚扰电话提供线索。

  1. 法律完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骚扰电话的惩罚力度。可以明确骚扰电话的法律责任,对制造和传播骚扰电话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可以建立骚扰电话的举报机制,鼓励用户积极举报,为执法部门提供线索。

结语:

境外骚扰电话问题,是一场持久的“攻防战”。“10秒屏蔽”只是一种临时的应对措施,要彻底解决问题,需要监管部门、运营商、用户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只有加强监管、技术创新、国际合作和用户教育,才能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境外骚扰电话无处遁形。

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境外骚扰电话的挑战,为用户创造一个更加安全、清朗的通信环境。这场“攻防战”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 Read more <<<

Views: 0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