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25年3月27日 – 今日,中新网记者龙敏报道,福州市闽侯县溪源江因突发污水外溢事件导致河水变黑。经过紧急处置,闽侯县官方于当晚宣布,溪源江水质已恢复正常。
近日,有视频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曝光了位于闽侯县上街镇的溪源江局部河段遭受污染的情况。视频显示,受污染河段的河水呈现墨黑色,与上下游河段形成鲜明对比,污染长度约2.6公里。该视频迅速引发公众关注,对当地水环境质量表示担忧。
针对此次事件,闽侯县官方迅速做出回应。据官方通报,此次污水外溢是由于上街镇溪源江美岐小区附近正在实施的生活污水管网提质增效工程,因截流泵井抽排不及时所致。
事件发生后,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闽侯县立即成立现场临时指挥部,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置。主要措施包括:
- 抢通管道: 连夜抢通溪源宫路至旗山大道污水主干管道,确保污水能够正常输送。
- 截流污水: 关闭榕桥水闸、旗山湖水闸,拦截受污染水体,防止污染进一步扩散。
- 抽吸污水: 组织吸污设备对河道内污水进行快速抽吸,减少污染物存留。
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置,闽侯县官方于3月27日19时宣布,经检测,溪源江水质已恢复正常。
闽侯县官方表示,下一步将举一反三,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流域巡查,强化污水管网施工组织管理,切实增强片区污水治理效能,确保上街镇溪源江水质稳定达标。
此次事件再次敲响了城市水环境治理的警钟。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分析与评论:
此次溪源江污水外溢事件,虽然官方反应迅速,处置得当,但暴露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一方面,工程施工期间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应对。另一方面,日常巡查和维护力度也需加强,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隐患。
此外,公众的监督力量也不容忽视。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使得环境问题能够迅速曝光,倒逼政府部门及时回应和解决。如何建立更加畅通的公众参与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也是提升城市环境治理水平的重要一环。
(完)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