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7日电 (记者 吕少威 陈杭) 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上,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通用”)创始人、首席技术官王鹤的发言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他大胆预言,人形机器人即将迎来“生产力时代”,这一论断不仅描绘了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宏伟蓝图,也引发了关于技术瓶颈、数据挑战以及伦理考量的深入思考。
人形机器人的演进:从“运动健将”到“人类帮手”
王鹤回顾了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70年代初具雏形的本田ASIMO、波士顿动力Atlas等机器人,到如今具备强大地形适应性和高可靠性的“运动健将”,人形机器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他指出,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无需视觉输入、基于关节状态输入的强化学习技术。
然而,王鹤强调,“运动健将”并非人形机器人的终点。他认为,以视觉引领肢体控制,实现自主工作和泛化操作,才能真正将人形机器人打造成“人类帮手”,而这正是“生产力时代”的核心所在。
具身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生产力时代”的关键
在王鹤看来,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力时代”的关键技术是基于闭环视觉输入的端到端具身大模型,它可以赋予机器人通用性和能力泛化。
具身智能(Embodied AI)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新兴方向,它强调智能体与物理世界的交互,通过感知、认知和行动的闭环,使智能体能够理解和适应环境,完成复杂任务。具身大模型则是在具身智能的基础上,利用大规模数据训练出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动作指令。
数据挑战与合成数据:银河通用的破局之道
王鹤坦言,目前具身大模型的发展面临着数据匮乏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银河通用尝试通过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合成数据来训练人形机器人。
合成数据是指通过计算机模拟生成的、与真实数据具有相似特征的数据。相比于真实数据,合成数据具有成本低廉、可控性强、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使用合成数据,银河通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数据匮乏的问题,加速人形机器人的研发进程。
实际应用与国际合作: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未来
王鹤透露,银河通用生产的机器人已在药店、工厂等场景落地,这表明人形机器人正在逐步走向产业化。同时,他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期待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打造2025年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元年”。
挑战与展望:人形机器人“生产力时代”的未来
尽管王鹤对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充满信心,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形机器人“生产力时代”的到来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
- 技术挑战: 具身大模型的技术仍然不够成熟,如何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鲁棒性和安全性,仍然是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伦理挑战: 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如何规范机器人的行为,保障人类的安全和权益,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伦理问题。
- 社会影响: 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可能会对就业市场和社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如何应对这些潜在的社会影响,需要政府、企业和学界共同努力。
尽管挑战重重,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 银河通用王鹤:即将开启人形机器人生产力时代-中新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4/03-27/9714849.shtml
- 关于具身智能的相关研究论文和报告。
作者: 一位对科技未来充满好奇的新闻记者和编辑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