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讯 – 在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际,中国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结核病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正式启动临床试验。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为全球抗击结核病带来了新的希望,也标志着中国在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又一重要突破。
首位受试者,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已于当日在北京胸科医院的临床试验病房接种了这款疫苗。
结核病: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也可能影响身体的其他器官。根据国家疾控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全国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高达49311人,死亡人数为209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全球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结核杆菌。每年新增超过一千万结核病患者,超过一百万人因结核病而失去生命。尽管目前有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但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治疗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卡介苗的局限性与新型疫苗的研发需求
疫苗接种被认为是提高宿主抗结核免疫力最有效的干预措施。然而,目前全球唯一获批的结核病疫苗——卡介苗(BCG),虽然在预防婴幼儿重症结核病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在保护青少年和成年人这一结核病主要传播群体上却效果有限。
因此,研发针对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有效结核病疫苗已成为全球科研工作者亟待攻克的难题。
mRNA疫苗:疫苗研发的新星
近年来,mRNA疫苗凭借其安全性高、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强等显著优势,成为疫苗研发领域的新星。mRNA疫苗通过将编码特定抗原的mRNA分子导入人体细胞,使细胞自身合成抗原,从而激活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
与传统疫苗相比,mRNA疫苗具有研发周期短、生产速度快、易于改造等优点,因此在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国产mRNA结核病疫苗的突破
据北京胸科医院科技处处长、细菌免疫室主任逄宇介绍,为突破卡介苗的局限,全球范围内开展了众多新型结核病候选疫苗的研发工作,涵盖病毒载体疫苗、重组卡介苗和新型亚单位疫苗等。尽管部分候选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取得一定进展,但至今仍未出现能完全替代卡介苗的有效疫苗。
此次启动临床试验的国产结核病mRNA疫苗,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动物实验显示,这款新型疫苗的保护效力较传统卡介苗、国外结核病疫苗提高20倍以上。
临床试验与未来展望
该疫苗已正式开启临床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首批将纳入36名受试者接种疫苗。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李亮作为符合条件的人选,成为第一个接受该疫苗的受试者。
李亮表示,预计今年9月份,将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这款疫苗的注册申请。如果一切顺利,这款国产结核病mRNA疫苗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上市,为全球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 中国新闻网. (2025年3月24日). 中新健康|首个国产结核病疫苗启动临床试验.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5/03-24/9973322.shtml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24). Tuberculosi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tuberculosis
(完)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