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3月26日电 (中新网记者 杨迪 吴承宇)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地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婚姻观念变革。记者今日从宁夏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推进会上获悉,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治理措施,宁夏农村的结婚彩礼正逐渐回归理性,从过去的“重彩礼”向“重感情、重婚姻本质”转变。
自宁夏启动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以下简称“专项治理”)以来,截至目前,共有9378对适婚青年登记结婚。值得关注的是,“零彩礼”和“低彩礼”的婚姻占比高达63.8%,农村地区平均彩礼金额较专项治理前下降了35%。曾经普遍存在的高额彩礼、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宁夏各级政府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的结果。
- 高位推动,系统治理: 宁夏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出台了《实施意见》,明确治理方向。13个部门“点对点”包抓重点县,208名县级领导“一对一”包抓重点村,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治理格局。8部门联合印发8个专项行动方案,并制定了《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认定办法》、《“零彩礼”“低彩礼”证书颁发管理规定》等配套政策,构建起系统完备的治理体系。
- 基层自治,移风易俗: 宁夏各级社会工作部门积极作为,建立彩礼统计、标准认定、光荣证申领等制度规范,充分发挥基层自治的力量。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共同抵制高额彩礼。
- 社会参与,营造氛围: 妇联、团委、民政等部门积极对接婚庆餐饮、家居百货等商户,共计99家,发布礼遇内容204项,为选择“零彩礼”、“低彩礼”的新人提供实际优惠。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婚恋交友、集体婚礼等活动470场次,倡导文明节俭的婚嫁新风。
专项治理的推进,也切实惠及了当地的女性。数据显示,“零彩礼”、“低彩礼”新婚女性本地就业582人,赴福建等外省区就业126人,申请创业贷款243人,总金额达3686万元。这表明,婚姻观念的转变,也为女性的个人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宁夏农村的这场“彩礼革命”,不仅改变了婚姻的形式,更触及了社会观念的深层变革。农民群众逐步从“重彩礼”向“重感情、重婚姻本质”转变,抵制高额彩礼、深化移风易俗的意识明显增强,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
宁夏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治理推进会也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强化部署安排、党委统筹、研究谋划、宣传引导、制度建设,力求打通移风易俗的“最后一公里”。
这场由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婚姻观念变革,为中国农村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它不仅关乎彩礼的多少,更关乎婚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 中国新闻网. (2025年3月26日). 从“重彩礼”到“重感情” 宁夏农村平均彩礼金额下降35%.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inanews.com.cn/sh/2025/03-26/9975758.shtml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