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2025年3月26日 – 人工智能(AI)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世界,但在这场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如何避免一部分人被落下,弥合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成为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核心议题。来自全球的专家、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确保AI技术惠及所有人,真正实现“科技向善”的愿景。
数字鸿沟:不容忽视的现实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基金主任王晓军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AI为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诸多创新方案,加速了国际发展进程,但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不容忽视。他强调,最不发达国家在数字技术发展方面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英国励讯集团公共事务总裁、爱思唯尔董事长池永硕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解决数字鸿沟问题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加强合作,推广成功的经验和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避免单一的竞争格局。
国际协作:弥合差距的关键
与会者普遍认为,加强国际合作是弥合数字鸿沟、实现技术普惠的关键。王晓军强调,应积极帮助欠发达国家融入科技浪潮,使其能够从数字经济中受益。他透露,由中国倡导的推动发展中国家AI应用的决议已在联合国获得通过,旨在号召各方共同出资,加强发展中国家的AI能力建设。
此外,多位嘉宾呼吁AI企业之间开展良性竞争,实现共赢。伊朗总统府进步和发展中心主席阿哈扎德特别提到了开源的重要性。他表示,像DeepSeek这样的开源项目,能够帮助开发者创造新的算法和工具,推动创新。
政策引导与人才培养:夯实数字能力的基础
芬兰前总理埃斯科·阿霍强调,数字技术应用的核心在于人的理解与创新能力。他建议从教育体系改革、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三个方面构建系统性的能力建设框架。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香港已投入30亿港元专项补贴,支持本土AI研发和人才培养,包括超级计算能力的学习。柬埔寨商业部副国务秘书斯维娜丽则介绍了柬埔寨在数字技能培训和支持性政策框架方面的实践,旨在填补商业人士和个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尤其重视女性的数字素养,例如通过免税政策激励女性企业家参与数字经济。
阿霍还呼吁关注老年群体的数字需求,提供针对老年人的数字解决方案,更好地填补数字鸿沟。
结论:共建普惠的数字未来
博鳌亚洲论坛的讨论清晰地表明,弥合数字鸿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国际合作、政策支持、人才培养等多方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AI技术的发展真正惠及所有人,构建一个“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数字未来。
参考文献:
- 中新网.(2025年3月26日).(聚焦博鳌)AI浪潮汹涌,智能时代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Retrieved from [插入原始新闻链接]
- 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 (年份不详). 南南合作框架.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 (年份不详). 创新及科技基金.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