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24日 – 小米汽车今日发布了第132集“答网友问”,详细解读了其备受关注的“前车识别”功能。这项基于小米自研多模态大模型的创新技术,不仅能精准识别超过1000款常见车型,识别率高达90%,更将人车交互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智能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小米汽车凭借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累,正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前车识别”功能的推出,无疑是小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
“前车识别”:AI赋能,洞悉路况
小米汽车的“前车识别”功能并非简单的图像识别,而是依托于小米自研的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通过融合图像、语义等多维度信息,能够实时识别前方车辆的品牌、型号等信息。驾驶者只需通过语音助手“小爱同学”提问“前面行驶的是什么车”,即可快速获得识别结果。
这项功能的实现,得益于以下三大核心技术优势:
- 精准识别与智能覆盖: 采用智能算法精准锁定目标车辆,结合多角度动态分析,适应不同天气、光线及复杂路况,实现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全场景覆盖。
- 数据采集与训练: 研发团队针对每款车型采集车头、车尾、侧面等关键角度的50-100张照片,涵盖昼夜、远近等多样化场景,以实现不同车型的识别。
- 技术融合与优化: 采用多模态数据融合和传感器融合,将图像与语义结对标注数据,通过微调数据提高模型对方位的理解能力。
目前,小米汽车的“前车识别”功能对普通车型的识别准确率已达90%,而对小米自家车型的识别准确率更是突破了99%。该功能已全量上线所有在售的小米汽车,支持1000多辆常见车型的识别,涵盖中国市场各类市售车型。
不止于识别:人车交互的无限可能
“前车识别”功能的价值远不止于识别车辆本身。小米汽车赋予了“小爱同学”更强大的知识储备和交互能力。驾驶者可以通过提问了解目标车辆的上市时间、能源类型、参考价格等信息, “小爱同学”会智能跳转至年度新车时间轴,给出环保答案或贴心显示网络可查询到的参考价格。
这种深度的人车交互,不仅提升了驾驶的趣味性,也为驾驶者提供了更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引领智能出行
小米汽车表示,未来将继续基于“前车识别”功能的开发经验,不断优化算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让识别更加精准、功能更加丰富。同时,小米也会持续探索多模态大模型在各类产品上的应用落地,挖掘更多有趣的、好玩的功能,给用户的用车生活带来更多惊喜互动。
“超级省电模式”:续航焦虑的解决方案
除了“前车识别”功能,小米汽车还在本次“答网友问”中介绍了“超级省电模式”。该模式通过关闭智驾辅助功能、限制空调、座椅加热等舒适性功能,以及限制整车加速性能,以达到降低整车功耗、增加续航里程的目的。
虽然“超级省电模式”会牺牲一定的舒适性,但在车辆预估续航里程低于50km时,它可以为驾驶者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缓解续航焦虑。
结语
小米汽车“前车识别”功能的推出,不仅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也预示着智能汽车人车交互的新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小米汽车将在智能出行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用户带来更安全、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