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3月22日 – 央视网消息,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揭示,入睡困难依然是困扰国人的主要睡眠问题。面对普遍存在的睡眠挑战,我们该如何科学地改善睡眠质量,拥抱健康好眠?
睡眠问题日益凸显
这份针对超过15万人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一的受访者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超过半数的人在零点后才入睡,近四成人群夜间易醒,高达65%的人每周都会经历1-2次的睡眠困扰。值得关注的是,“00后”大学生群体晚睡晚起的现象尤为突出,仅有约20%的人能在零点前入睡,更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凌晨2点后才入睡。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周新雨指出,除了常见的入睡困难、睡眠中断、早醒之外,早上睡不醒、严重打鼾、梦游等都属于睡眠障碍。长期的睡眠障碍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可能导致机体疲乏、精力不足,甚至引发情绪问题。
褪黑素并非万能“助眠药”
面对睡眠问题,不少人将褪黑素视为“助眠神药”。对此,亚洲睡眠学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韩芳提醒,褪黑素仅对调节睡眠节律有一定作用。如果失眠是由焦虑或其他躯体疾病引起,服用褪黑素效果甚微。由于个体差异显著,褪黑素难以作为药物进行标准化应用,目前多以保健品形式存在。
专家支招:六条建议改善睡眠
为了帮助大家改善睡眠习惯,专家给出了以下六条建议:
- 规律作息:保持固定的睡觉和起床时间。成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6-7点起床。老年人推荐晚上10-11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
- 控制白天睡眠时间:白天小憩时间不宜超过45分钟。
- 睡前避免饮酒:睡前4小时避免过量饮酒。
- 减少咖啡因摄入:睡前6小时避免摄入咖啡因,包括咖啡、茶叶、部分苏打水、巧克力等。
- 规律运动,避免睡前锻炼: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但不要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 营造良好睡眠环境:不要把手机放在枕头旁边,避免在床上办公或娱乐。
结论
睡眠质量关乎身心健康。通过遵循以上建议,我们可以逐步改善睡眠习惯,提高睡眠质量,从而拥有更健康、更有活力的生活。如果睡眠问题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参考文献
- 中国睡眠研究会. (2025).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
- 韩芳. (2025). 亚洲睡眠学会主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访谈. 央视网.
- 周新雨. (2025).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访谈. 央视网.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