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3月20日 – 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加速渗透各行各业,商业化应用迎来关键拐点。在央国企这一战略高地上,一场以技术实用性和产业落地能力为核心的竞争正在上演。IDC最新报告显示,科大讯飞凭借其“通专结合”的独特战略和全栈国产化技术体系,在央国企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首位,领先于百度、阿里等互联网巨头。
这份报告不仅揭示了AI赛道的新竞争法则,也预示着大模型发展的新趋势:单纯的技术参数比拼已不再是决胜关键,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案才能赢得市场青睐。
央国企AI需求:从“第一眼惊艳”到“深度融合”
进入2025年,随着DeepSeek等新兴力量的崛起,以及央企“AI +”专项行动的政策推动,央国企与AI的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据经济观察网统计,仅今年1月1日至2月14日期间,就有超过15家央国企与DeepSeek展开合作,合作领域涵盖通信、汽车、能源、金融、科技等多个关键领域。
然而,在实际部署过程中,许多央国企发现,通用大模型虽然拥有强大的语言理解能力,但在解决复杂多样的业务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通用模型带来的“第一眼惊艳”之后,难以满足深入场景的实际需求。
“央国企业的业务场景非常复杂,行业特性鲜明,对技术适配的要求极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央企信息化负责人表示,“通用大模型在专业应用领域容易出现‘幻觉’,这给我们的智能化转型带来新的困扰。如何将通用技术方案与具体业务需求深度结合,需要大量的定制化开发和测试,成本非常高昂。”
此外,央国企对数据安全和合规性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支柱,央国企的数据往往涉及国家安全和商业机密,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要求近乎苛刻,对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特别是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等高敏感领域,高精度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必须采用差分隐私等技术进行匿名化处理。
科大讯飞“通专结合”:破解央国企AI落地难题
面对央国企在AI落地过程中遇到的挑战,科大讯飞给出了独特的解决方案——“通专结合”。
“我们认为,单纯依赖超大规模通用大模型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表示,“科大讯飞的‘通专结合’方案,既融合了通用大模型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又能灵活调用参数规模达数亿至数百亿的专业大模型,实现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大幅降低客户采用门槛。”
与单纯追求模型参数规模不同,科大讯飞更注重模型的实用性和可落地性。通过将通用大模型与行业Know-How深度融合,科大讯飞能够为央国企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更为关键的是,科大讯飞不仅提供现成的解决方案,还协助央国企培育自身持续训练大模型、探索新场景的能力。这种“协作”不是简单的技术输出,而是能力共建,能够更好地满足央国企的实际需求。
例如,由科大讯飞与中石油共建的“昆仑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生成式AI服务备案,其在装备设计、测井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显著提升了勘探效率,在石油行业广受好评。
“科大讯飞与中石油的合作模式,为央国企的AI应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一位行业分析师指出,“通过与科大讯飞的合作,中石油不仅获得了先进的AI技术,还培养了自己的AI人才,实现了技术自主可控。”
全栈国产化:保障数据安全与技术自主
除了技术实用性,数据安全和技术自主可控也是央国企选择AI合作伙伴的重要考量因素。
2025年2月,中央企业“AI +”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议专门提出,到“十五五”末,央企需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这一政策导向也让技术自主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维度。
与此同时,国际形势的变化也加剧了央国企对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视。过去两个月来,国产大模型不断实现性能效果的突破性进展,接连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更深刻、更广泛的警惕和限制。在 DeepSeek 出圈之后,甚至有外媒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考虑加强对英伟达 AI 芯片的对华出口限制,范围或扩大至此前的已经阉割后的对华“特供版”AI 芯片H20。
而当前绝大多数国产大模型训练高度依赖进口算力,除讯飞星火外,其他国产大模型均不同程度地基于英伟达算力卡训练。若不能加快解决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薄弱、适配困难等问题,无异于“在别人地基上建高楼”。
作为坚持走自主可控国产化路线的AI“国家队”代表,科大讯飞星火从立项研发之初就完全基于全国产算力平台,实现从算力底座到模型生态的全栈自主可控。这种坚持虽然意味着更大的研发投入和挑战,却为央国企客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技术保障,尤其在当前国际芯片限制日益严格的背景下,这一优势更显珍贵。
今年3月3日最新发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星火X1升级版,更是成为当前唯一全国产算力训练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该模型用相当于同行约1/10的尺寸实现了全球领先水平,在中文数学任务上全面领先DeepSeek R1和OpenAI o1。
“科大讯飞的全栈国产化战略,不仅保障了数据安全,也为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位信息安全专家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深耕行业:26年AI积累助力央国企数字化转型
与许多“大模型初创公司”不同,科大讯飞在AI领域已深耕26年。这种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的双重优势,使其在央国企数字化转型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过去两年,科大讯飞围绕医疗、教育、法律、汽车、科研等多个重点行业发布了多个行业大模型,覆盖超300个应用场景。行业深耕让科大讯飞对央国企业务场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MIT科技评论》中文网发布的一篇观察文章分析指出,“通过和央国企一起深入场景滚动打磨,从自主可控国产化算力怎么搭建、到数据怎么清洗、到怎么训练模型、训练之后怎么落地场景、怎么实现安全保障,科大讯飞为央国企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工具链”。
“科大讯飞的优势在于,他们不仅懂技术,更懂行业。”一位与科大讯飞合作的央企负责人表示,“他们能够深入了解我们的业务需求,并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我们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
大模型商业化拐点:科大讯飞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DeepSeek等新兴力量带来的大模型降本浪潮,2025年有望成为大模型大规模商业化的拐点之年。IDC预测,央国企将加快大模型建设与落地,这一市场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站在大模型商业化爆发的临界点,科大讯飞打造的“通专结合”方法论、全栈国产化技术体系与行业深耕能力,无疑是解开当前央国企AI落地困局的关键。
然而,科大讯飞也面临着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大模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科大讯飞需要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此外,科大讯飞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央国企的合作,深入了解他们的需求,并提供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只有真正解决央国企的实际问题,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未来展望:AI赋能央国企,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模型商业化拐点的到来,为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与科大讯飞等领先的AI企业合作,央国企可以加速AI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
同时,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也将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通过AI技术的赋能,央国企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在AI技术的推动下,央国企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表示,“科大讯飞将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深耕行业应用,与央国企携手共进,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IDC. (2025). 央国企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份额报告.
- 经济观察网. (2025). 央国企与DeepSeek合作潮涌.
- MIT科技评论中文网. (2024). 科大讯飞如何帮助央国企落地大模型.
- 中央企业“AI +”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议. (2025). 关于加快推进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 大模型,科大讯飞,央国企,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国产化,自主可控,AI+,DeepSeek,星火X1,通专结合。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