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3月17日 – 近日,关于“打胰岛素比吃药降糖效果更好吗?”这一话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攀升,人们对于降糖方式的选择也愈发重视。为了解答公众的疑惑,中新网记者采访了多位内分泌领域的专家,深入探讨了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适用人群以及选择策略。
糖尿病治疗:个体化方案是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长期高血糖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病变和视网膜病变等。因此,有效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目标。
然而,糖尿病的病因复杂,类型多样,不同患者的病情也存在差异。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必须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饮食控制、运动)、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直接补充,快速降糖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β细胞分泌的激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腺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因此必须依赖胰岛素注射来维持生命。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是导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也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的优势与局限
胰岛素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从而迅速降低血糖。它不受患者自身胰岛功能的影响,降糖效果显著。此外,胰岛素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灵活调整,实现个体化的血糖控制。
然而,胰岛素治疗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胰岛素需要通过注射给药,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可能存在不便和痛苦。其次,胰岛素治疗存在低血糖的风险,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胰岛素剂量。此外,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体重增加。
口服降糖药:机制多样,选择广泛
口服降糖药主要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包括以下几类:
- 磺脲类药物: 通过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 格列奈类药物: 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类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
- 双胍类药物: 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的产生、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和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来降低血糖。
-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 通过抑制DPP-4酶的活性,延长内源性肠促胰素的作用时间,从而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从而降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的优势与局限
口服降糖药的优势在于给药方便,患者可以自行服用。此外,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不同,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组合,实现个体化的血糖控制。
然而,口服降糖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口服降糖药的降糖效果受到患者自身胰岛功能的影响,对于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降糖效果可能不佳。其次,不同类型的口服降糖药可能存在不同的副作用,如胃肠道反应、低血糖、体重增加等。
打胰岛素比吃药降糖效果更好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打胰岛素比吃药降糖效果更好吗?答案并非绝对。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胰岛素治疗是必需的,也是最有效的降糖方式。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各有优势和局限。在选择降糖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胰岛功能、并发症情况、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无法有效控制血糖,或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就需要考虑胰岛素治疗。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妊娠期糖尿病、围手术期糖尿病等,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如何选择合适的降糖方式?
选择合适的降糖方式需要医生的专业评估和指导。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情、用药史、生活习惯和经济状况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患者还应该注意饮食控制、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治疗的新进展
近年来,糖尿病治疗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新型胰岛素、新型口服降糖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的不断涌现,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例如,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可以减少注射次数,降低低血糖的风险。SGLT2抑制剂在降糖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和肾脏疾病的风险。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S)可以实时监测血糖,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血糖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专家建议
多位内分泌专家表示,糖尿病治疗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患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配合医生,坚持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专家也呼吁社会各界加强对糖尿病的关注和支持,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为糖尿病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打胰岛素比吃药降糖效果更好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在糖尿病治疗中,没有最好的药物,只有最适合患者的方案。个体化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核心原则。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选择合适的降糖方式,并坚持治疗,以实现血糖的有效控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糖尿病诊疗标准(2023年版)
- 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EASD)/美国糖尿病协会(ADA)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识(2022年版)
(中新网记者 陈海峰)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