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王琳 国璇)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必须牢牢守住的底线。”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粮食安全再次成为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粮食产量达到1.4万亿斤左右的预期目标,对粮食大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省如何挑起这份重担,备受瞩目。
黑龙江的底气:连续15年位居全国粮食产量第一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黑龙江省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对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黑龙江省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充分肯定了该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居全国首位,这为完成国家粮食生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24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600亿斤,占全国的11.3%,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粮食增量42.7亿斤,占全国总增量近1/5。
“北大荒的米袋子,杜尔伯特的肉票子,飞鹤的奶瓶子”
黑龙江省的粮食安全贡献,不仅仅体现在产量上,更体现在其多元化的农业产业结构上。正如黑龙江省的全国人大代表们所自豪地展示的:“北大荒的米袋子,杜尔伯特的肉票子,飞鹤的奶瓶子”。这不仅是对黑龙江农业发展成就的生动概括,也展现了黑龙江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全面贡献。
其中,五常大米的故事更是引人入胜。全国人大代表乔文志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五常大米“吃不够”的故事,分享了“乔府大院”大米在上海试吃推广活动中受到孩子们热烈欢迎的场景。韩俊部长对五常大米的品牌塑造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的最生动实践。
黑龙江的承诺:付出全部努力,确保完成目标
面对国家粮食安全重任,黑龙江省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担当。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在会上诚挚地表示:“2025年,农业粮食的生产指标1.4万亿斤左右,我们将付出黑龙江全部的努力。”
韩俊部长也对黑龙江省完成目标充满信心,他表示:“这个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
展望未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黑龙江省的粮食安全保障,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通过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黑龙江省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黑龙江省还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耕地资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黑龙江省作为粮食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在未来的发展中,黑龙江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以科技为支撑,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为实现国家粮食产量1.4万亿斤的目标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粮食安全,黑龙江,1.4万亿斤,农业,乡村振兴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