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讯 –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山西省正积极行动,以期修复黄河“几字弯”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据山西省自然资源厅消息,一项总投资高达5.3亿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已于2月28日在忻州市神池县太平庄乡磁窑沟村正式启动。
黄河“几字弯”地区,地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长期以来,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遗留下了大量的废弃矿山,水土流失严重,生态功能退化,对黄河水质安全构成威胁。
该项目是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山西省财政厅联合申报的2024年度国家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涉及忻州市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8县82个乡(镇)。项目计划通过对309个图斑、总面积达1229.53公顷的废弃矿山进行治理修复,以期消除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减少入黄泥沙量,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及生物多样性,最终实现区域生态功能持续改善,生态碳汇经济能力稳步提升和区域协同发展。
然而,这项雄心勃勃的修复工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 资金压力: 5.3亿元的总投资对于修复如此大面积的受损生态系统而言,是否足够?后续资金能否得到保障?
- 技术难题: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涉及复杂的地质、水文、土壤等问题,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修复技术,才能确保修复效果。
- 长效机制: 如何建立长效的管护机制,防止修复后的矿山再次遭到破坏,是项目能否取得长期成功的关键。
- 利益协调: 矿山修复可能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计,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需要周全考虑。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完成国家下达山西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治理的生态修复任务,助推山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几字弯”生态修复工程的启动,无疑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了希望。然而,要真正实现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这不仅仅是一项工程项目,更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一次对发展模式的反思。我们期待这项工程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生态修复提供有益的借鉴,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中新网. (2025年2月28日). 总投资5.3亿元 黄河“几字弯”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山西开建. Retrieved from http://www.chinanews.com.cn/cj/2025/02-28/9953478.shtml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