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将撰写一篇新闻稿,力求专业、深入且引人入胜。
标题:法治之光照亮黔东南:三穗县“E法黔行”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引言: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三穗县,一场以法治为名的“护苗”行动正在悄然进行。不同于以往的说教式普法,这里通过沉浸式体验、科技互动和分级矫治,让法治教育“看得见、摸得着”,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正文:
2025年2月23日,“E法黔行·网络普法看贵州”采访团走进三穗县人民检察院,探寻当地如何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模式,有效降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
沉浸式普法:科技赋能,寓教于乐
三穗县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是黔东南州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阵地。基地内,逼真的模拟吸毒后身体变化的演示台、预防校园欺凌知识竞答对抗游戏、VR全景展厅等,吸引着青少年们积极参与。
“把手臂放在演示台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到吸食毒品后的身体变化,”中国青年网的报道中提到,这种直观的感受让青少年对毒品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穗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承云介绍,基地打破了传统“说教式”的普法模式,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法治教育环境。学生们在学到法律知识的同时,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观念。
科技的运用,让法治教育不再枯燥乏味。通过“贵州省法治宣传教育阵地VR云展馆”和“法卫青禾”微信小程序,青少年们即使身处偏远地区,也能获得“沉浸式”的线上VR参观学习体验。
“五色”阶梯:分级矫治,精准帮扶
针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干预矫治难的问题,三穗县人民检察院探索了“五色”阶梯分级处遇工作法。根据罪错未成年人所涉行为性质、日常表现、家庭监护等情况,将罪错行为分为五类:严重涉罪行为(黑)、轻微涉罪行为(红)、严重不良行为(黄)、不良行为(蓝)、不端行为(绿)。
针对不同类别的行为,采取黑色打击、红色管束、黄色帮教、蓝色引导、绿色关注等分级分类矫治措施,制定个性化帮教方案。
杨承云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2022年8月,三穗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9名未成年人涉嫌抢劫犯罪过程中,运用“五色”阶梯分级处遇工作法,对涉案人员进行分级处理,干预矫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这种分级,本质上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三穗县人民检察院还积极开展精准帮教服务,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检察官组成辅导团队,为这些未成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法治教育。
成效显著:未成年人犯罪率显著下降
三穗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易云亮表示,自2023年6月基地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已接待中小学生等参观体验者139批次4000人次。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以来,三穗县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下降了20%左右。
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E法黔行”在三穗县的成功实践。
结论:
三穗县的“E法黔行”模式,以法治之光照亮未成年人的成长之路,为贵州乃至全国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沉浸式体验、科技赋能和分级矫治,让法治教育真正走进青少年心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未来,期待更多地区能够借鉴三穗经验,创新法治教育模式,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 中国青年网. (2025年2月24日). E法黔行 | 以法治之光 “护苗”茁壮成长. Retrieved from [中国青年网原文链接]
希望这篇新闻稿符合您的要求!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