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我将以一名资深新闻记者和编辑的身份,撰写一篇关于“每天睡够8小时,白天为何还犯困?”的新闻报道。
睡够8小时依然疲惫?专家揭秘“睡眠效率”真相
引言: “每天睡够8小时,白天依然昏昏沉沉,难道我得了什么怪病?”这是许多都市人的困惑。近日,中新网报道了一则新闻,引发广泛关注。一位曹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为什么明明保证了睡眠时间,却依然无法摆脱白天的疲惫感?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首席专家王长松主任医师,为读者揭开“睡眠效率”的真相。
睡眠时长≠睡眠质量:
王长松主任医师指出,判断是否失眠,不能只看睡眠时长,更要关注白天的精神状态。如果晚睡晚起,但白天精力充沛,则不属于失眠。然而,长期如此,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记忆力、体力都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发展成真正的失眠。
专家表示,医学上虽无“睡眠相位后移”的明确说法,但这种现象确实反映了一种节律紊乱,通常被称为“生物钟紊乱”或“睡眠节律失调”。春节后,因假期作息紊乱导致失眠的患者增多,正是生物钟被打乱,身体不适应的表现。
睡眠质量比时长更重要:
“睡眠就像给手机充电,充电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王长松主任医师强调,睡眠的质量远比睡眠时间更重要。长期晚睡,即使睡够8小时,也可能因深度睡眠不足而影响身体恢复。
长期晚睡会扰乱人体的生理节律,导致内分泌紊乱、代谢功能下降,甚至影响免疫力。临床表现为皮肤暗沉、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体重增加等。
专家特别提醒,青少年熬夜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身高及发育;老年人则可能因睡眠紊乱,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网红助眠法”并非人人适用:
近年来,社交平台上涌现出各种“助眠神器”,如脚底中药贴、耳后磁疗贴、穴位按摩等。这些方法真的有效吗?
王长松主任医师表示,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方法有一定依据,但并非人人适宜,仅适用于失眠症状较轻的患者:
- 脚底贴敷(如吴茱萸贴): 适用于轻度失眠、因压力大导致的睡眠不安人群。通过刺激“涌泉穴”,帮助气血下行,减少头部兴奋状态。
- 耳后磁疗贴: 适用于入睡困难但睡眠质量尚可的人。适当刺激耳朵上的经络穴位,可能帮助放松神经系统。
- 擀面杖滚脚底法: 适合于入睡困难者,通过足底按摩刺激神经系统,缓解入睡兴奋状态。但仅为辅助措施。
调整作息是关键:
面对节后失眠,调整作息是关键。王长松建议,如若是顽固性失眠,应尽快就医,进行中医系统调理。失眠患者常伴有情绪问题或是基础性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结论: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固然重要,但更要关注睡眠质量。调整作息、规律生活、保持良好心态,才是改善睡眠、摆脱白天疲惫的关键。对于顽固性失眠,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参考文献:
- 惠小东. (2025年2月16日). 每天睡够8小时,白天为何还犯困?. 中新网.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5/02-16/9942345.shtml
希望这篇新闻报道符合您的要求。我力求在有限的信息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并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