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凛冬时节,寒风刺骨,人们往往将冻伤与长时间暴露在严寒环境划上等号。然而,一项来自中国新闻网的“中新真探”栏目的报道却打破了这一传统认知。该报道指出,冻伤并非只发生在长时间的极寒条件下,短时间的极寒接触,以及在相对较高温度下,皮肤长时间接触低温物体或处于湿冷、血液循环不畅的环境中,都可能导致冻伤。这一发现不仅颠覆了人们对冻伤的固有理解,也为冬季防寒保暖提出了新的警示。

主体:

冻伤的成因:并非仅限“长时间严寒”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在极度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才会导致冻伤。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因为长时间的低温确实会使人体组织温度降低,导致细胞内结冰,从而引发冻伤。然而,这种认知并不全面。

“中新真探”的报道明确指出,冻伤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具体而言,温度、湿度、风速以及暴露时间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了冻伤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这意味着,即使在温度并非极低的情况下,只要其他因素叠加,也可能导致冻伤。

短时极寒:瞬间的“冷酷”袭击

报道中特别强调了“短时间的极寒接触”也可能导致冻伤。这颠覆了很多人认为只有长时间暴露在寒冷中才会冻伤的认知。例如,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中,如果皮肤直接接触冰冷的金属表面,即使时间很短,也可能因为瞬间的低温刺激而导致局部组织冻伤。这是因为金属的导热性极强,能够迅速带走皮肤表面的热量,导致局部温度骤降,从而引发冻伤。

湿冷环境:潜伏的“冷杀手”

除了极寒环境,湿冷环境也是导致冻伤的重要因素。当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时,水分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加速皮肤温度的下降。此外,潮湿的环境还会使皮肤的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进一步加剧了冻伤的风险。例如,在冬季,如果手套或鞋子被雪水浸湿,即使温度不是特别低,也可能因为长时间的湿冷而导致手脚冻伤。

血液循环不畅:雪上加霜的因素

血液循环不畅是导致冻伤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当人体血液循环不畅时,血液无法及时将热量输送到身体末端,导致手脚等部位的温度降低,更容易受到低温的伤害。这种情况在老年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中更为常见。此外,穿着过紧的衣物或鞋子也可能阻碍血液循环,增加冻伤的风险。

冻伤的机制:细胞的“冰冻”危机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冻伤的本质是细胞内的水结冰。当人体组织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内的水分会形成冰晶,这些冰晶会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内的结构,导致细胞死亡。冻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细胞受损的程度和范围。轻度冻伤可能只导致皮肤发红、肿胀和疼痛,而重度冻伤则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甚至需要截肢。

冻伤的阶段:从麻木到坏死

冻伤通常会经历几个阶段。最初,受冻部位会感到麻木、刺痛或瘙痒,皮肤可能变得苍白或发红。随着冻伤的加重,受冻部位会逐渐失去感觉,皮肤可能出现水泡、硬结或坏死。在严重的情况下,受冻部位的组织会完全坏死,需要手术切除。

冻伤的预防:多管齐下,防患未然

既然冻伤的发生并非仅限于长时间的严寒环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冻伤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保持身体干燥:避免湿冷环境

首先,要尽量保持身体干燥,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在雨雪天气,要及时更换湿透的衣物和鞋子。如果手脚容易出汗,要及时擦干,并穿透气性好的鞋袜。

注意保暖:多层穿衣,重点防护

其次,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寒冷天气外出时。建议采用多层穿衣的方式,这样可以在身体和外界之间形成一个保温层。重点保护手、脚、耳朵和鼻子等容易冻伤的部位。

避免接触低温物体:小心金属“冷杀手”

要避免皮肤直接接触低温物体,尤其是金属。在寒冷天气,尽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金属门把手、栏杆等。如果必须接触,可以戴上手套。

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运动,避免久坐

要促进血液循环,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避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可以适当活动手脚,以促进血液循环。

特殊人群的防护: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

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患有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群,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这些人群的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冻伤的侵害。

冻伤的急救:及时处理,减少伤害

如果出现冻伤,要及时进行急救。以下是一些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寒冷环境:转移至温暖场所

首先,要立即脱离寒冷环境,将患者转移到温暖的场所。

缓慢复温:避免快速加热

其次,要缓慢复温受冻部位。可以用温水浸泡或用温热的毛巾敷在受冻部位,切忌使用热水或直接加热,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不要揉搓:避免加重损伤

不要揉搓受冻部位,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冻伤严重,出现水泡、硬结或坏死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冻伤的社会影响:公共健康问题

冻伤不仅是一种个人健康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特别是在寒冷地区,冻伤的发病率较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冻伤的预防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寒保暖意识,对于减少冻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寒意识

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媒体应该加强对冻伤的宣传教育,普及冻伤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防寒保暖意识。可以通过发布科普文章、制作宣传视频、举办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让更多人了解冻伤的成因、预防和急救措施。

完善医疗保障:提供及时救治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冻伤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对于偏远地区的居民,应该加强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

推动科研创新:探索新的防治方法

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冻伤的研究,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可以通过研究冻伤的发生机制,开发新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提高冻伤的治愈率。

结论:

“中新真探”的这篇报道,不仅纠正了人们对冻伤的片面认识,也提醒我们,寒冷并非冻伤的唯一元凶。短时间的极寒接触、湿冷环境以及血液循环不畅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冻伤。因此,在冬季,我们不仅要关注长时间的严寒天气,还要警惕短时间的极寒接触和湿冷环境,做好全面的防寒保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冻伤,保护我们的健康。

这篇报道的发布,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冻伤问题的关注,相信在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控制冻伤,让每个人都能安全、健康地度过寒冷的冬季。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的研究能够揭示冻伤的更多秘密,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 中国新闻网,《只有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才会发生冻伤?丨中新真探》,2025年1月14日。
  • @科学辟谣,中国新闻网微博。
  • 其他相关医学文献和科普资料。


>>> Read more <<<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