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儿网:AI赋能前端开发,代码自动生成提效显著
北京 – 在全球软件开发大会(QCon)上,去哪儿网前端技术总监姚佳梅分享了该公司在前端代码自动生成领域的创新实践,引发业界广泛关注。去哪儿网通过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显著提升了前端开发效率,在部分业务场景下,代码出码率高达55%。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AI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巨大潜力,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AI重塑前端开发流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前端开发面临着日益复杂的挑战,包括多终端适配、UI复杂度和快速迭代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去哪儿网积极探索AI在前端开发中的应用。传统的开发流程通常从产品需求文档(PRD)开始,需要开发人员从零编写代码。而现在,去哪儿网通过AI技术,将开发流程重塑为:首先获取UI设计稿和需求文档等物料,然后利用AI进行代码生成,最后再由开发人员进行代码检查和二次开发。
姚佳梅表示:“过去,我们是从零开始编写代码,现在,我们首先获取必要的物料,比如UI设计稿和需求文档。接着,我们会进行代码生成,基于这些生成的代码,进行后续的开发工作。” 这种模式的转变,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效率。
D2C方案与AI代码生成双管齐下
去哪儿网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采用了不同的代码生成方案。在C端(面向用户)业务中,主要包括主流程业务和营销活动,去哪儿网采用了D2C(Design to Code)方案。该方案基于UI设计稿生成渲染代码,并着重解决了代码的可用性问题,包括固定宽度、布局精准划分、代码语义化等方面,提升了代码的健壮性和可维护性。在实践中,C端业务的需求出码率达到了36%。
而在B端(面向企业)业务中,主要指公司内部的各类后台管理系统,去哪儿网则采用了基于AI生成代码的方案。该方案利用需求文档和接口API组成的Prompt,依赖GPT生成页面渲染和业务逻辑代码,重点解决了Prompt的高效生成以及复杂页面代码的有效生成。B端业务的需求出码率更是高达55%。
案例分析:AI代码生成效率惊人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AI代码生成的效率,姚佳梅分享了两个实际案例。在C端,一个包含后端交互和用户交互逻辑的页面,如果从头开始开发,通常需要1到2天的时间。而通过AI代码生成系统,这个页面的开发可以在短短一个小时内完成。系统首先上传UI设计稿,几秒钟即可生成渲染代码,并提供实时预览效果。随后,系统结合产品需求文档生成一个可交互的Checklist,并将其传递给GPT生成逻辑代码。
在B端,一个包含表单、表格、树形结构和搜索框的页面,同样需要1到2天的开发时间。而通过AI代码生成系统,同样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完成开发。开发人员将页面的模块进行拆分,编写提示词发送给GPT生成代码,并支持多轮对话进行修正。最终生成的页面,不仅整体可用性高,而且所有的操作都从真实后端接口数据中获取。
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在代码生成的过程中,去哪儿网也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例如,如何确保UI设计稿的高还原度、如何避免代码的固定宽度、如何实现代码的语义化,以及如何生成复杂的业务逻辑代码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去哪儿网在传统算法方案的基础上加入了AI应用,并区分C端和B端两种场景方案,覆盖了更广的业务范围。
未来展望
去哪儿网的实践表明,AI在前端开发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AI赋能,前端开发人员可以从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新和优化用户体验上。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前端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将更加成熟,为软件开发带来更大的变革。
参考文献
- 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演讲实录:去哪儿网前端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实践
- InfoQ:去哪儿网前端代码自动生成技术实践
关于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
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是一个专注于技术实践和创新的国际性会议,旨在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分享的平台。
(完)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