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网信办重拳出击: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再升级,构建清朗网络空间
北京讯 12月18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央网信办”)在北京召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二次全体会议,标志着中国在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的行动上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此次会议不仅总结了过去一年多来网络辟谣工作的显著成效,更对未来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强调要把握规律、守正创新、压实责任、狠抓落实,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构建清朗、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
联动机制显成效,网络辟谣工作步入新阶段
自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立以来,各相关单位积极响应中央网信办的部署,构建起一套联动辟谣体系,工作格局日趋完善。会议指出,过去一年多,各方力量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 构建联动辟谣体系,工作格局不断完善: 各部门、各地方协同作战,打破信息壁垒,形成合力,使得谣言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得到有效控制。
- 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权威辟谣正本清源: 针对社会热点事件和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权威机构及时发声,澄清事实,有效遏制了谣言的蔓延,维护了社会稳定。
- 积极探索创新举措,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在辟谣技术、辟谣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以往难以解决的谣言传播问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 广泛凝聚智慧力量,推动网络辟谣工作社会影响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辟谣工作中来,形成了全社会共同抵制谣言的良好氛围,网络辟谣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这些成就的取得,不仅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作为,也离不开媒体、企业、专家学者以及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
深刻认识网络辟谣的战略意义
会议强调,网络辟谣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澄清事实,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关键举措。具体而言,网络辟谣:
- 是维护网上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谣言往往带有政治色彩,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煽动社会情绪,破坏社会稳定,甚至威胁国家安全。及时辟谣,可以有效防止谣言对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造成损害。
- 是开展网上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 网络空间是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平台。及时辟谣,可以帮助群众辨别真伪,避免被谣言误导,从而更好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
- 是深化网络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治理。网络辟谣是网络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构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生态。
因此,网络辟谣工作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的重大战略问题。
部署未来工作:把握规律、守正创新、压实责任
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不断翻新的谣言传播手段,会议对未来网络辟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要把握规律、守正创新、压实责任、狠抓落实:
1. 注重夯基垒台,推进机制高效运转
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辟谣联动机制,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平台,确保各部门、各地方能够快速响应,及时辟谣。这包括:
- 建立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 整合各方资源,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确保辟谣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优化辟谣工作流程: 建立标准化的辟谣工作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和工作要求,提高辟谣工作的效率。
- 加强技术支撑: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谣言识别和溯源能力,为辟谣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支撑。
2. 强化属地责任,提升谣言应对能力
各地方网信部门要切实承担起属地责任,加强对本地网络谣言的监测和处置,提高谣言应对能力。这包括:
- 建立健全地方辟谣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地方辟谣机制,确保谣言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
- 加强基层网信队伍建设: 培养一批熟悉网络传播规律、掌握辟谣技能的基层网信队伍,提高基层辟谣工作的能力。
- 加强与地方媒体的合作: 与地方主流媒体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辟谣宣传,扩大辟谣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 压实主体责任,守好网上“第一关口”
网络平台是谣言传播的重要渠道,必须压实平台的主体责任,要求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及时删除谣言信息,防止谣言扩散。这包括:
- 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 平台要建立健全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对用户发布内容的审核,及时发现和删除谣言信息。
- 完善举报机制: 平台要完善举报机制,鼓励用户举报谣言信息,并及时处理用户的举报。
- 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 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规范自媒体的运营行为,防止自媒体成为谣言的传播渠道。
4. 坚持利剑高悬,严处造谣传谣行为
对于故意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形成震慑,让造谣者付出代价。这包括:
- 加大执法力度: 加大对造谣传谣行为的执法力度,依法追究造谣者的法律责任。
- 加强司法解释: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为打击造谣传谣行为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依据。
- 公开曝光典型案例: 公开曝光典型造谣传谣案例,警示社会,教育公众。
5. 加强社会参与,筑牢联动辟谣防线
网络辟谣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合力。这包括:
- 加强辟谣宣传教育: 加强对公众的辟谣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辨别能力,让公众自觉抵制谣言。
- 鼓励专家学者参与辟谣: 鼓励专家学者参与辟谣工作,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对谣言进行科学分析和解读。
-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辟谣: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辟谣工作,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扩大辟谣工作的覆盖面。
政治引领、统筹协调,确保工作落地落实
会议最后强调,要加强政治引领,深化工作联动,注重探索创新,强化工作统筹,确保网络辟谣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这意味着,网络辟谣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政治性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确保网络辟谣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结语: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共享美好数字生活
中央网信办召开的这次会议,不仅是对过去一年多网络辟谣工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战略部署。它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政府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
网络空间是亿万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抵制网络谣言,共建清朗网络空间,共享美好数字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 中央网信办. (2024年12月18日). 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二次全体会议.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 封面新闻. (2024年12月18日). 中央网信办召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第二次全体会议. 封面新闻.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