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创!智源研究院实现数字孪生心脏电功能超实时仿真,开启精准医疗新纪元
引言: 想象一下,一台超级计算机能够以超越真实时间的速度模拟一颗跳动的心脏,精确预测心律失常的发生,甚至预演心脏手术方案。这不再是科幻小说,而是智源研究院最新突破的现实。他们成功实现了数字孪生心脏电功能的超实时仿真,标志着精准医疗迈入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主体:
心脏,这颗人体永动机,其电生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传统的依赖动物实验和临床数据的方法,受限于伦理、实验条件和数据获取的复杂性,难以全面深入地研究心脏电生理的奥秘。
近年来,随着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为心脏病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构建虚拟生理心脏模型,研究人员可以在计算机中模拟心脏的电生理活动,进行各种实验,而无需进行侵入性的动物实验或依赖有限的临床数据。然而,虚拟心脏电生理仿真对计算资源的要求极其苛刻。即使是模拟短短几毫秒的心脏活动,也需要求解数十亿次微分方程。模拟一秒钟的心脏电活动,可能需要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严重制约了虚拟生理心脏的临床应用和药物研发。
智源研究院的突破性进展,正是解决了这一瓶颈问题。他们开发了一套实时心脏电生理仿真系统,能够以超越真实时间的速度(生物时间与计算时间比为 1:0.84)模拟心脏的 3D 电活动。这套系统基于一个高度精确的人心室模型,包含 19 种细胞生理状态变量和 70 多个公式,能够模拟复杂的生理和病理状况。
为了实现超实时仿真,智源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对模型底层计算进行了深度优化。他们充分利用了 A100 平台的硬件特性,设计了包括量化和循环展开在内的多种优化策略,有效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和 I/O 负担,最终实现了 180 倍的速度提升。
这项技术的意义在于:
- 医学基础研究: 该系统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更直观地理解心脏的电生理过程,深入探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并预测猝死风险。
- 药物安全性评估: 该系统可以构建虚拟药物安全性评估平台,加速新药研发,提高药物安全性。
- 临床应用:该系统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手术方案预演和决策支持,例如射频消融方案规划和心脏起搏器最佳植入方案规划,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虚拟心脏仿真发展史简述:
虚拟生理心脏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50 年代,Hodgkin 和 Huxley 的乌贼神经元细胞模型开创了先河。此后,Denis Noble 建立了第一个心肌细胞计算模型。Peter Hunter 等人则构建了第一个融合解剖结构和电生理功能的心脏模型。近年来,虽然研究人员不断努力提升仿真速度,但直到智源研究院的突破,才真正实现了超实时仿真。
结论:
智源研究院的超实时数字孪生心脏仿真系统,是心脏病学研究和临床应用领域的一项里程碑式突破。它不仅标志着计算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成功应用,更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纪元。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项技术有望彻底改变心脏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式,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这项研究也为其他器官的数字孪生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由于原文未提供具体的参考文献,此处仅以示例说明引用格式,实际参考文献需根据原文补充。)
[1] Hodgkin, A. L., & Huxley, A. F. (1952). A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membrane current and its application toconduction and excitation in nerve.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 117(4), 500-544.
[2] Noble, D. (1962). A modification of the Hodgkin-Huxley equations applicable to Purkinje fibre action and pacemaker potentials. TheJournal of physiology, 160(2), 317-352.
[3]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并按照统一的引用格式,例如 APA 或 MLA 格式)
[4]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5]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6]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7]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8]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9]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10]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11]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12] (此处补充其他参考文献)
注: 文中部分内容根据提供的资料进行了整合和补充,以确保文章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具体的参考文献需要根据原文资料补充完整。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