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中国出东方:解读易华教授《夷夏先后说》
引言:
中国文化为何如此独特?为何能持续发展数千年而不衰?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无数学者的脑海中。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易华教授的《夷夏先后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双螺旋结构,即源自西方的夏文化因子与源自东方的夷文化因子相互交融,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独特面貌。
主体:
易华教授运用考古学、历史学、体质人类学与语言学等多学科方法,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中华文明并非单纯的本土起源,也并非纯粹的外来文明,而是融合了东西方文明精华的复合文明。
夏文化因子以青铜(金)为代表,源自西方,带来了先进的青铜技术、畜牧业和军事文化。夷文化因子以玉为代表,源自东方本土,拥有独特的农业文明、礼乐文化和玉文化。
约四千年前,夏文化因子与夷文化因子在中原地区交汇融合,形成了夏商周三代的主流文化,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易华教授形象地将这一过程描述为“金声玉振”,寓意着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易华教授的研究并非孤例。早在1933年,傅斯年先生就提出了“夷夏东西说”,认为夏为西方帝国或联盟,商为东方帝国。当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也曾指出,中国文化实际上包括“面向内陆和面向海洋两部分”。
然而,由于学科和时代发展条件的限制,这些学者都没有对中国文化的双层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论证。易华教授的《夷夏先后说》则将这些论述建立在了多学科、多视角实证的坚实基础之上,其理论贡献是历史性的。
结论:
易华教授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中华文明的独特起源和发展路径,也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华文明并非封闭的体系,而是不断吸收外来文明成果,并将其转化为自身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视野看待中华文明,将其置于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中进行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其光辉与伟大。
参考文献:
- 易华:《夷夏先后说》,民族出版社出版,2015 年,第1 版。
- 苏秉琦:《关于考古学文化的区系类型问题》.《文物》1981年第5期。
- 李济:《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收入《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文物出版社. 1990 年,第1 版。
- 吴新智:《从中国晚期智人颅牙特征看中国现代人起源》,《人类学学报》17卷第4 期,1998 年。
注:
本文是对翟玉忠先生文章的解读和补充,并加入了更详细的参考文献和学术背景介绍。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