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篇:国家为何在这个时点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从理论设想快速进入实际规划和布局阶段。国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主要基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考量:

  1. 应对全球化下半场的竞争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通过大规模“引进来”,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然而,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中间品、知识、技术等要素流动对市场规则和国际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需要全新的开放平台。

  2. 推动经济转型,培育新经济动能。随着技术模仿空间缩小和改革红利减弱,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持续下降。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有助于探索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形成北有京津冀一体化、中有长江经济带、南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3. 借鉴全球湾区经济形态。纽约、旧金山、东京三大湾区已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增长极与技术变革领头羊。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物质基础。

  4. 促进香港社会稳定和人心回归。近年来,香港经济增长放缓,社会问题加剧。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有助于探索如何将香港自由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痛点篇: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挑战在“融合”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九个内地城市和两个特别行政区,具备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物质基础。然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成为其最大的特点和痛点。

  1. 行政和制度壁垒。粤港澳三地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导致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

  2. 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一些领域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湾区城市群之间资源整合相对不足,发展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3. 长期存在“龙头之争”。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让湾区城市形成“融合”发展态势,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提升效率、释放更强功能,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奇点篇:粤港澳大湾区的定位与发展之“变”

从历史角度看,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都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有望成为第四个世界一流湾区的发展“奇点”。

  1. 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支撑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将探索构建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 培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将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成为新经济发展策源地。

  3. 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将探索“一国两制”框架下区域合作新机制,充分发挥港澳独特优势。

  4. 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与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粤港澳大湾区将对标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级城市群,探索新型城镇化机制,带动区域协同发展。

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空间、创新、产业和贸易等方面。随着跨珠江通道的完成和“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建设,珠江东西两岸流动更加畅顺,创新轴线强化,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贸易将从出口导向型向进出口、服务贸易并重型转变。


>>> Read more <<<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