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就后续货币政策走向及新政策进行了阐述。以下是详细报道:
一、货币政策将继续支持经济恢复发展
邹澜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恢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后续,降准降息等政策调整,还需要观察经济走势。
二、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针对年内还有多大降息降准空间及必要,邹澜回应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供给长期流动性的一项工具,与之相比,7天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是应对中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工具。今年人民银行又增加了国债买卖工具。综合运用这些工具,目标是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三、利率方面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分别累计下降了0.1个和0.35个百分点,带动了平均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同时,受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的速度、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幅度等因素影响,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行还面临一定的约束。
四、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
邹澜表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银行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打造强大的货币,是其中重要的内核。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更多将其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等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作用。
五、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
邹澜指出,未来,还要进一步健全市场化的利率调控机制,改革利率调控机制,明确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主要的政策利率。
六、不断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
人民银行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强逆周期调节,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同时,研究储备增量政策举措,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
结语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的表态,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政策预期,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支持经济恢复发展。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