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信息,以下是一篇新闻稿的草稿:
标题:稻农被迫休耕730天,农业困境引发青年务农疑虑
正文:
台南市官田区的稻农陈泰安,曾怀揣着对农业的憧憬,他的有机稻田不仅是全家人的生计来源,也是昆虫与小动物的乐园。然而,这样的乐土在三年前因政策强制停止供水而戛然而止。陈泰安被迫放了730天的无薪假,贷款与生活开支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
今年6月,终于迎来了久违的收成,但陈泰安却连支付碾米厂的费用都捉襟见肘,只能通过优惠价格让消费者预购,以筹集碾米资金。他的情况并非个例,许多稻农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台南市官田区青农联谊会会长陈鸿伟表示,自被迫休耕以来,他不得不四处帮工,无论是帮柚子套袋、清理农村水沟,任何能赚钱的机会都不放过。尽管如此,他的年收入仍只有往年的三成,勉强维持生活。
稻作协会理事长陈燕卿指出,全台稻农近年都面临相似处境。水权分配不公,政府希望减少稻作面积改种旱作,但专业稻农因土壤与技术因素,无法立即转作其他作物。她呼吁从制度面引导水稻种植向重质不重量的方向发展,而不是让专业务农者陷入困境。
近年来,由于高温干旱,台湾水稻种植面积持续下滑。2021年起,农业部启动大区轮作政策,导致许多稻农三年来的种植期数减少,收入大幅减少。北部地区如桃园区连续两年的一期作无法耕种,南部地区更是经历了多次休耕。
陈泰安对农业有着无比的热情,但他坦言,这三年的收入惨淡,让他焦虑和绝望。尽管家人劝他离开农业,但他仍然选择坚持。他担心,如果离开农业,47岁的他回到职场要从头开始,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陈鸿伟也表示,一些青年农已经放弃务农,选择上班领薪水。他认为,再怎么理想,生活还是现实。
结语:
台湾稻农的困境引发了青年务农的疑虑。在农业政策调整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如何保障稻农的生计,鼓励青年返鄉务农,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篇新闻稿旨在概述台湾稻农面临的困境,并探讨这一现象对青年务农意愿的影响。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