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9月1日电(记者 缪璐)
“这里是上海的乡村,与上海市区的摩登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到了更全面的上海。”肯尼亚国民议会议员、肯中友协秘书长碧翠丝·埃拉奇(Beatrice Elachi)在结束对上海乡村的访问后感慨地说。
参访自然保护区,感受生态保护成效
2024年国际议员友好交流论坛的首个参访日,来自多国的20名议员走进上海崇明,参观了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面积241.55平方公里,约占上海湿地总面积的7.8%,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议员们走上千米木栈道,不时发出惊叹。他们看到水中游动的鱼群,空中飞翔的鸟儿,感受到了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成效。在鸟类科普教育展馆,他们了解到中国如何科普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帮助鸟类成功迁徙。
碧翠丝·埃拉奇表示,她将把在这里看到的一切制作成视频,带回国内分享,希望借鉴中国的做法,在肯尼亚建立类似的博物馆,展示野生动物。
探索湿地保护合作,共谋绿色发展
西班牙众议院第三副议长埃斯特尔·希尔(Esther Gil)对东滩的生态环境印象深刻。她表示,西班牙南部也有一块湿地,与东滩相似,是很多迁徙候鸟的停留地。她希望两个自然公园间可以进行合作,共同探索保护湿地的问题。
在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议员们看到了中华鲟等珍稀物种,感叹中国为生态环境做出的努力。西班牙众议员、团结运动党政治局委员、前驻联合国大使阿古斯丁·桑托斯·马拉弗(Agustin Santos Maraver)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应该合作,努力克服共同面临的问题。
参观现代农业创新园,寻求合作机遇
在由由中荷现代农业创新园,议员们看到了崇明农业从传统农业经济向高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代表。尼日利亚联邦众议院尼中关系委员会主席贾法鲁·雅库布(Ja’afaru Yakubu)对这里的现代农业技术赞不绝口,他表示,尼日利亚可以借鉴这里的经验,为非洲国家带来发展。
此次访问让多国议员对上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农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未来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通过交流与探讨,议员们共同期待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完)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