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德国哥廷根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基于Meta的Segment Anything Model (SAM),开发出针对显微镜图像分析的通用工具μSAM。该工具通过微调,显著提升了光镜和电镜图像的分割质量,为生物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突破。
正文:
在生物学研究中,识别显微镜图像中的对象,如细胞、细胞核等,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然而,由于显微镜成像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二维/三维、时间维度等复杂性,传统的图像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应对。近年来,深度学习在显微镜图像分割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泛化能力有限,对于与训练数据差异较大的数据,分割质量会明显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德国哥廷根大学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巧妙地利用了Meta公司提出的基础模型——Segment Anything Model (SAM)。SAM模型在一个大规模标注数据集上进行训练,具备强大的交互式分割能力。研究团队基于SAM,开发出名为Segment Anything for Microscopy (μSAM)的工具,专门用于多维显微镜数据的分割和追踪。
这项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不仅将SAM模型应用于显微镜图像分析,还针对光学显微镜(LM)和电子显微镜(EM)的特点进行了微调。通过微调,μSAM显著提高了在各种成像条件下的分割质量,实现了光镜和电镜的通用性。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还开发了一个用户友好的工具,以napari插件的形式实现交互式和自动分割功能。这一工具能够加速各种分割任务,并为不同显微镜模式的注释提供统一的解决方案。
该研究成果以“Segment Anything for Microscopy”为题,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Methods》上。
μSAM的优势:
- 通用性强: 预训练模型涵盖光镜和电镜,能够处理广泛的分割任务,支持二维和三维分割,并在同一工具中实现了追踪功能。
- 标注速度快: 结合了交互式和自动分割,微调过程中,模型在两个方面都得到了改进,大大加快了数据标注速度。
- 精度高: 通过微调,显著提高了在各种成像条件下的分割质量。
实验结果:
研究团队通过细胞分割、体积分割、细胞追踪三项实验,展示了μSAM的优势。
- 细胞分割: 在LIVECell数据集上,μSAM的平均分割准确率明显高于默认的SAM模型。
- 体积分割: 在体积电镜(EM)下的细胞核分割实验中,μSAM的标注速度比ilastik carving更快。
- 细胞追踪: 在荧光显微镜成像的细胞核数据集上,μSAM生成的标注质量高于TrackMate。
结论:
μSAM的出现,展现了视觉基础模型在统一生物成像分析解决方案中的巨大潜力。该研究为使用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解决显微镜图像分析任务奠定了基础,有望加速生物学研究的进程。
未来展望: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更多高质量显微镜图像数据的积累,μSAM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强大的功能,为生物学研究带来更多的惊喜。
参考文献:
- 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4-02580-4
- 项目地址:https://github.com/computational-cell-analytics/micro-sam
(本文由AI根据公开信息撰写,不代表任何机构或个人观点。)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