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盘:Web3世界的隐形杀手,如何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引言: 最近,加密货币领域再次掀起波澜。慢雾安全团队发现,多个交易平台的热门代币榜单中潜藏着大量“貔貅盘”——披着羊皮的狼,它们利用技术漏洞和巧妙的欺诈手段,悄无声息地吞噬着用户的数字资产。本文将深入剖析貔貅盘的作恶机制,并提供切实可行的防范指南,帮助你守护数字财富。
主体:
一、貔貅盘: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貔貅盘并非一个具体的代币,而是一种新型的加密货币诈骗模式。它通常伪装成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项目,吸引投资者购买。然而,在幕后,操盘者却利用预设的合约漏洞,在合适时机“收割”用户的资产,最终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不同于传统的“拉高出货”模式,貔貅盘更隐蔽、更具欺骗性,其作恶手段往往依赖于复杂的智能合约代码。
二、常见的貔貅盘作恶手段
慢雾安全团队分析了多个貔貅盘案例,总结出几种常见的作恶手段:
-
恶意Burn操作: Burn(销毁)机制本是用于减少代币流通量的合法操作。然而,貔貅盘的开发者会利用特权地址,绕过用户授权,恶意销毁用户持有的代币,达到盗取资产的目的。Solana上的Xiaopang代币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合约允许开发者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销毁代币。
-
篡改Permit函数: Permit函数是ERC-20代币授权机制的一部分,允许用户通过签名授权他人使用其代币。一些貔貅盘会篡改Permit函数,使其能够绕过正常的签名验证,从而强制获取用户的代币授权,最终盗取资产。Base上的BIGI DAO代币就利用了这种手段。其合约代码中
checkSigner
函数存在漏洞,允许预设地址绕过签名验证。 -
控制转账权限和增发功能: 一些貔貅盘的合约赋予开发者控制用户转账权限和增发代币的能力。这使得开发者可以随意冻结用户的资产,或通过增发代币稀释用户的持股比例,最终实现利益最大化。TON链上的JOPER代币就存在此类风险。
三、如何识别和避免貔貅盘
识别貔貅盘并非易事,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警惕性。但即使没有技术背景,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风险:
-
开启行情榜单风险过滤: 许多交易平台提供风险过滤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过滤掉高风险代币,但这并非万无一失。
-
选择有风险提醒的平台: 一些平台会在用户交易高风险代币时发出警告,甚至直接禁止交易,这为用户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
参考风险说明和多方验证: 仔细阅读交易平台和风险监测工具(如Honeypot、Token Sniffer)提供的风险说明,并参考多家工具的检测结果,综合判断代币的风险等级。关注以下风险特征:
- 是否已放弃合约权限(实际可能并未放弃)
- 是否存在暂停交易功能
- 是否保留修改交易税的权限
- 是否有黑/白名单机制
-
保持怀疑,多方验证: 切勿盲目相信排名和宣传,保持怀疑态度,多方验证项目信息,避免轻信未经证实的承诺。
结论:
貔貅盘是Web3世界中一种日益严重的威胁,其隐蔽性和欺骗性极高。 提高警惕,学习识别貔貅盘的技巧,并利用现有的安全工具和资源,是保护自身数字资产的关键。 未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安全意识的提升,相信我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这种新型的诈骗模式。 但永远记住,在加密货币领域,谨慎和风险意识永远是第一位的。
参考文献:
- 慢雾安全团队:Web3安全入门避坑指南|貔貅盘骗局 (具体链接请参考原文提供链接)
- 慢雾安全团队:貔貅盘防范指南 (具体链接请参考原文提供链接)
- Honeypot: https://honeypot.is/
- Token Sniffer: (具体链接请参考原文提供链接)
*(注:由于原文提供的链接无法直接访问,参考文献中的链接仅为示例,实际链接需替换为原文提供的链接。) *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