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NEWS 新闻

射血分数(EF)降低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面临较高的麻醉风险。近日,石家庄平安医院麻醉科的白利甲医生在《健康界》平台上分享了一例成功的麻醉管理经验,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麻醉风险与应对策略

射血分数是指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量的百分比。对于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围手术期麻醉管理难度增加,因为手术和麻醉可能进一步降低射血分数,诱发急性心衰等严重后果。

白利甲医生指出,面对这一挑战,麻醉医生需采取一系列应对策略。首先,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衰分级、运动负荷试验等,并寻求心内科会诊意见。同时,要告知患者及家属围手术期存在的风险,并取得他们的理解与同意。

麻醉方式的选择

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对患者心肺、循环影响较小的麻醉方式,如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但若不可避免地需要选用全身麻醉,麻醉医生需更为小心谨慎。

诱导与维持

从诱导到维持,再到苏醒,麻醉医生应采取对患者循环波动更小的操作。例如,使用依托咪酯代替丙泊酚进行诱导;在插管及拔管时采取充分的镇痛、镇静,避免因其刺激而导致血压、心率的变化;控制手术期间的液体输入量。

监测与药物准备

同时,增加一些诸如中心静脉压、BIS、直接动脉血压等监测,并提前准备好如利尿剂、洋地黄、升压药、降压药等抢救性药物,以便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手术期间的麻醉管理。

术后管理

手术结束后,也不应放松警惕。术后疼痛刺激会增加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心肌氧耗,同时产生的炎症介质也会对循环造成影响。适当的术后镇静、镇痛可以降低患者循环的波动,避免影响心脏的射血功能。

成功案例分享

白利甲医生分享了一例71岁女性患者的麻醉管理经验。患者因复发性腹壁切口疝需行疝修补术,射血分数为36%。经过多学科会诊讨论及家属同意,患者在充分评估和准备后接受了手术治疗。术中使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进行维持,并提前准备好抢救性药物。手术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毕拔管后转入ICU。

结语

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是一项挑战,但通过认真评估、合理选择麻醉方式、细致的监测与药物准备,以及术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帮助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白利甲医生的实践经验为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read more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