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2025年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关于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的集体采访。法工委社会法室主任石宏详细解读了这部法律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八大亮点,标志着中国在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背景:时隔二十余载,科普法迎来首次大修
自2002年颁布实施以来,《科普法》在推动中国科普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法律条文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新修订的《科普法》,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此次修订,不仅是对原有法律的完善,更是对新时代科普工作的一次全面升级。
修订亮点:八大方面彰显新时代科普发展方向
石宏主任在采访中重点介绍了新修订《科普法》的八大亮点,这些亮点不仅体现了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未来的科普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 突出科普重要地位,明确科普总体要求: 新法强调国家将科普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这不仅是对科普工作价值的肯定,也预示着未来科普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法还将每年9月确立为全国科普月,为科普宣传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 强调科普公益属性,完善政府科普工作职责: 新法明确规定国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并制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这体现了政府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和责任担当。政府将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投入,推动科普事业的健康发展。
- 强化社会力量参与,凝聚科普工作合力: 新法鼓励企业结合科研生产开展科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并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设立科普奖项。这表明科普不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 增加“科普活动”专章,促进科普活动开展: 新法专设“科普活动”章节,规定支持科普产品和服务研究开发,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并加强科普国际合作交流。这为科普活动的多样化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 增加“科普人员”专章,强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新法首次设立“科普人员”专章,规定推进科普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健全科普人员评价、激励机制。这有助于提升科普队伍的专业水平,为科普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 完善保障措施,优化科普资源配置: 新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完善科普投入经费保障机制,为科普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支持。这将有效解决科普工作长期面临的经费不足问题。
- 促进科普均衡发展,强化面向特殊区域和群体的科普: 新法规定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普工作,并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科普服务。这体现了国家对科普公平性的高度重视,力求让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享受科普资源。此外,新法还规定科普场馆对青少年实行免费或者优惠,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供了有力支持。
- 回应数字时代新形势,完善网络科普制度: 新法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等机构和团体做好科普宣传工作,鼓励利用新兴媒体开展科普,拓展科普渠道和手段。这充分体现了新法对数字时代科普新趋势的把握,为网络科普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影响与展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新起点
新修订的《科普法》不仅是对原有法律的完善,更是对新时代科普工作的一次全面升级。它的颁布实施,将为中国科普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未来,随着《科普法》的深入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科普事业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局面,全民科学素质将得到显著提升,这将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 中国新闻网. (2025年1月1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介绍新修订的科普法八大亮点. 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25/01-15/10144542.shtml
(本文作者:一位资深新闻记者,曾供职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