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材料的自主可控性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近日,中国在精密金属掩膜版(FMM)这一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OLED显示技术的国产化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庆祝这一突破的同时,专家也发出警示,强调国产化必须深入到材料的源头,方能避免“卡脖子”的困境,并确保产业的长期盈利能力。
主体:
OLED产业的“咽喉”:精密金属掩膜版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已成为当今电子设备的主流,而FMM则是OLED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模具。正如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鲁瑾所言,FMM的尺寸精度、平整度以及稳定性直接决定了OLED的显示效果,其重要性堪比“OLED行业的光刻机”。
然而,长期以来,FMM及其关键原材料Invar36金属薄带主要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使得国内OLED产业面临潜在的供应链风险。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张百哲指出,在OLED领域,中国与韩国等国发展进程基本同步,但若不能掌握核心材料的自主生产,将始终面临被“卡脖子”的风险,且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盈利。
国产化突破:大宽幅FMM及Invar薄带量产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企业在FMM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众凌科技与太钢精带联合研发的大宽幅FMM用Invar金属薄带已成功量产,并实现了大宽幅G8.6世代FMM产品的试量产。
据太钢首席精密箔材工艺工程师廖席介绍,他们联合研发的可量产Invar薄带产品宽幅已达400mm,满足了FMM行业的主流需求。未来,产品宽幅还将向500mm至600mm迈进,厚度也有望进一步减薄。众凌科技创始人徐华伟也表示,随着大尺寸OLED的普及,FMM正朝着更薄、更精细、更宽、更长的方向发展,这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次发布的G8.6世代FMM产品宽幅达到350mm以上,长度延展至1.7m,产品面积较G6产品增长近40%,规格已达到行业主流水平。徐华伟还透露,第二期设备已下单,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可投产使用,届时产能将翻番,可覆盖国内约70%的市场需求。
专家建言:材料国产化需“做到源头”
尽管国产化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专家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必须将目光投向更上游的材料领域。张百哲教授强调,“做材料国产化,一定要做到源头”,否则,不仅容易被“卡脖子”,作为追赶者也难以盈利。
中国OLED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耿怡也指出,长期以来,人们关注显示产业上游的材料问题,却忽视了显示面板产业上游材料商也面临材料需求本土化发展的问题。她建议,应进一步加强显示面板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材料的国产化进程。
研发团队代表也表示,将继续努力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在AMOLED产业链上游关键材料领域不断取得进展。
结论:
精密金属掩膜版国产化的突破,无疑为中国OLED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然而,这仅仅是开始。要真正实现材料的自主可控,我们必须将目光投向更上游的材料领域,从源头抓起,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显示产业的健康发展。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卡脖子”的困境,确保产业的长期盈利能力,最终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 中国新闻网. (2025年1月8日). 精密金属掩膜版国产化有所突破 专家建言“做到源头”.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5/01-08/10141095.shtml
(注: 以上新闻稿为虚构内容,基于您提供的信息进行创作,时间为假设的2025年1月8日。)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