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将以一名资深新闻记者和编辑的视角,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标题:负责任的技术规划:超越技术本身,驱动组织与业务协同

引言:

在快速变化的科技浪潮中,技术规划不再仅仅是技术部门的内部事务,它已成为企业战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近日,在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上,阿里巴巴技术总监许晓斌以“负责任的技术规划——不仅仅是技术”为主题,分享了阿里巴巴内部研发和运维平台建设的实践经验,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次技术规划的深度剖析,更是一场关于如何将技术、业务、组织文化有效融合的思考盛宴。

正文:

技术规划的深层逻辑:不仅仅是例行公事

在许多企业中,技术规划往往被视为年度例行公事,或是为了考核和绩效而不得不完成的任务。然而,许晓斌指出,这种理解过于片面。真正的技术规划,其核心在于理解业务,并以业务目标为导向。他强调,技术人员需要深入了解业务,并非每个人都要成为业务专家,而是要理解业务目标背后的逻辑,以及技术如何为业务创造价值。

许晓斌以阿里巴巴内部研发运维平台为例,该平台服务于后端、前端、算法、测试、运维SRE等多个领域,每月有数万人在使用。他指出,该平台并非服务于单一业务部门,而是服务于整个集团的各个部门。这意味着,技术规划需要考虑不同部门的需求,以及如何在不同业务场景下提供稳定、高效的技术支持。

业务目标:从直接到间接的考量

许晓斌将业务目标分为两类: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直接目标通常与经营和财务相关,如年度收入、利润、运营成本等。这些目标在小型企业中可能比较清晰,但在大型企业中,由于技术人员远离决策链和商业环境,这些目标往往难以理解。间接目标则包括用户规模、市场占有率、月付费用户数、渗透率、留存率等。这些指标不仅在开放市场中重要,在内部产品中也同样重要。

他举例说,阿里巴巴内部的代码生成工具Aone Copilot,其目标是提高内部渗透率,即活跃代码编写者中使用该工具的比例。此外,对于支撑前端资源的站点,可以通过技术优化来降低单位PV的成本。这些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与业务目标相关联。

业务、产品、技术目标的协同:以产品思维驱动技术

在明确业务目标后,如何将这些目标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技术目标?许晓斌认为,实现业务目标的方法多种多样,特别是在ToB场景中,更多的是支撑人们完成工作。他强调,通过产品目标支撑业务目标通常是最难的,但对ToB业务来说,这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他指出,产品目标并非简单地增加几个功能,而是要改变用户行为。如果开发了很多功能,但用户的行为没有任何变化,那么这些并不能算是实现了产品目标。他强调,要以产品思维驱动技术发展,关注用户体验,并不断优化产品,从而更好地支撑业务目标。

OKR的正确使用:目标设定与团队协作

在目标设定方面,许晓斌提到了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框架。他指出,OKR在许多大型企业中被广泛使用,但很多人对其理解和使用存在误区。他强调,OKR不仅仅是目标设定工具,更是一种沟通和协作的工具。通过OKR,团队可以明确共同的目标,并协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文化与氛围的构建:支撑技术规划的基石

最后,许晓斌强调了团队文化和氛围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积极向上、鼓励创新、重视业务理解的团队文化,是支撑技术规划有效实施的基石。他鼓励技术人员主动了解业务,积极参与产品讨论,并不断学习和成长。

结论:

许晓斌的演讲不仅为我们展示了阿里巴巴在技术规划方面的实践经验,更引发了我们对技术规划深层次的思考。技术规划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涉及业务、产品、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只有将技术规划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以产品思维驱动技术发展,并构建积极向上的团队文化,才能真正发挥技术的价值,驱动组织和业务的协同发展。

未来展望: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规划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利用AI等技术赋能团队,降低认知负担,提高团队效率,将是未来技术规划的重要方向。我们期待在未来的QCon大会上,看到更多关于技术规划的实践案例和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QCon全球软件开发大会,许晓斌演讲实录:“负责任的技术规划 —— 不仅仅是技术”。
  • InfoQ 专题报道:“负责任的技术规划 —— 不仅仅是技术”。
  • 阿里巴巴内部研发和运维平台相关资料。

(注:以上报道基于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撰写,并进行了适当的分析和拓展。文中观点主要来自许晓斌的演讲内容。)


>>> Read more <<<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