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NEWS 新闻

赵磊在《“包产到户”的账,不能这么算》一文中,对中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政策及其与粮食增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文章首先回顾了“一年到头吃馒头”的故事,指出“包产到户”政策实施后,农村生活得到了改善。赵磊认为,这种观点将“吃饱饭”的功劳归因于“包产到户”解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这一归因值得商榷。

赵磊在成都郊区农村温江县进行调查时,发现农民们认为“吃饱饭”主要归功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如化肥、种子和农膜的引入。他指出,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分散孤立的小农经济占据了几千年的统治地位,但一直没有解决“吃饱饭”的问题。

赵磊还通过调查四川仁寿县农村,了解到毛泽东时代的农民并不懒惰,他们为了多积肥,常常跑到几十里地以外的黄龙溪镇挑粪。他认为,化肥、农膜和良种是当时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而“包产到户”只是生产关系变革。

赵磊指出,“包产到户”的主要功绩并非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而是让农民在农闲之外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从事其他劳动或进城打工。他认为,“吃饱饭”的时间节点与改革开放阶段相吻合,但把“吃饱饭”的账完全算在“包产到户”头上并非历史唯物主义者。

文章最后,赵磊引用了多位学者和网友的观点,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包产到户”与“吃饱饭”的关系,指出“包产到户”制度边际效应趋零,产生农地彻底私有化的改革取向。

综上所述,赵磊认为“包产到户”政策并非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而是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同时,他强调在评价“包产到户”政策时,应全面考虑历史背景和多种因素。


>>> Read more <<<

Views: 0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