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信息,以下是关于帛书版《道德经》今译的简要概述:
标题: 帛书版《道德经》今译
作者: 秦渝
来源: 作者投稿
摘要: 本文讨论了老子及其《道德经》的哲学思想。老子生活在周室衰微、诸侯并起的春秋时期,对周朝奴隶主阶级的典章制度失去信心,主张废弃。他反对新兴地主阶级的制度和新兴事物,主张“无为而治”,回到一个简朴、无欲的时代。《道德经》体现了老子的唯心主义哲学和社会伦理学,其中包含朴素的辩证法和愚民主义。文章认为,对待《道德经》应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内容概述:
-
道经第一章: 道是可以阐述的,但这种阐述不是不变的。万物之始没有名称,有了名称就有了万物。了解道的玄妙必须摒弃人欲。
-
道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恶的存在。圣人以无为治国,行不言之教,万物自长而不干预。
-
道经第三章: 不崇尚贤能,不看重稀有之物,不炫耀可引起贪欲的东西,使民众无知无欲,智者不敢为所欲为。
-
道经第四章: 道像一只空盅,深不可测,似万物之源。道能挫人锐气,解人怨气,使我们和谐共生。
-
道经第五章: 天地对待万物,圣人对百姓,并无仁爱之心,就像人们对待草扎的祭物一样。
-
道经第六章: 虚空生万物,变化无穷,叫做玄牝,玄牝之门,就是天地之根。
-
道经第七章: 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天地无私而生万物。圣人先人后己,薄己厚人。
-
道经第八章: 上善似水,水利万物而好静。水居于众人不愿去的低处,几乎和道一样。
-
道经第九章: 持满盈之器,不如止而勿行。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道经第十章: 魂魄相守,聚精理气以致柔和,清洗心鉴,能否无瑕疵?
-
道经第十一章: 三十根辐条插在同一个毂上,形成空间,于是有车可用。无也有用。
-
道经第十二章: 五色、五味、五音等外界诱惑使人迷失,圣人治世去外欲而尚自然。
-
道经第十三章: 宠辱皆惊,视大患如同己身。无身则无患。
-
道经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摸之不得,三者混而为一,故混而为一。
-
道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达,深不可识。
-
道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也,守静笃也,万物并作,观其复也。
-
道经第十七章: 上等之治,人民只知道有君主而已,互不相扰。
这篇文章是对帛书版《道德经》的一种现代解读,旨在帮助读者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View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