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端智库视角下的湾区发展新格局
新华社讯 (记者 郑宇劼)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国家战略,正快速从理论设想步入实际规划和布局阶段。近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发布的《综研国策(37) | 粤港澳大湾区:起点、痛点与奇点》报告,深入分析了大湾区建设的背景、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起点明确:应对全球化下半场的国家战略
报告指出,国家在此时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主要基于四个方面的考量:首先,面对全球化下半场的竞争,中国需要全新的开放平台,以适应中间品、知识、技术、资本、人员、服务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组合。其次,中国经济转型迫切需要创新型发展模式,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培育新经济动能。第三,湾区经济形态已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有助于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最后,粤港澳大湾区有助于探索如何将香港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促进“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痛点凸显:融合发展的挑战
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物质基础,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的格局,是其最大的特点和挑战。三地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的差异,导致各类要素难以实现完全自由流动,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因此,如何破除行政和制度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奇点展望:定位与发展之“变”
历史上,每一次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都会产生一个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能否成为第四个世界一流湾区的发展“奇点”?报告认为,大湾区未来走向应从国家意义与历史使命出发,包括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支撑区域、培育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创新中心、促进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以及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与经济增长重要引擎。
报告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的变化将从空间、创新、产业和贸易四个方面展开。随着跨珠江通道的完成和“一小时城轨交通圈”的建设,珠江东西两岸流动更加畅顺。创新方面,将从科技转化和成果应用向源头创新攀升。产业结构将进一步高级化,科技金融、贸易、航运等优势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将增强。贸易将从出口导向型向进出口、服务贸易并重的世界级生产和消费中心转变。
综上所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前景令人期待,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未来,粤港澳三地需共同努力,破除痛点,抓住奇点,共同书写湾区发展的新篇章。
Views: 0